黑山城。
钦察汗心如乱麻,热锅蚂蚁般乱转。
自从南征军全军覆没,他就心神不定。
塞北春晚,暮春三月,浅草才能没马蹄。
往年这个时候,他都从避风的城堡,迁移到呼伦湖畔,呼吸那里湿润的空气,品尝那里美味的鲜鱼。
今年他心烦意乱,就起驾晚了些,哪曾想就救了自己一命。
亡命逃回的属下报告说,铺天盖地的开荒团大军,已经抵达了呼伦湖。设在呼伦湖边的营地已经被占领,王帐先头部队又是一次全军覆没。
呼伦湖西岸到黑山城,不过是千里之遥,数日后,这里就将成为战场,由不得他不心焦。
黑山城还有披甲执锐的战士七万余,老弱妇孺过五万。
没人比钦察汗更明白:黑山城已经是一座死城。
黑山城的确很坚固,那看是对谁来说。对拥有强大火炮的开荒团来说,一座城池,不过是一座敌人的炼狱。
怎么办?
钦察汗颓然瘫坐在王座上,挥手道:“唤李庸觐见。”
李庸是大明一代才子李开先后裔。李开先壮年丢官归隐,结果大明少了个官员,华夏文学史上多了个戏曲家。
这样的人培养的
后代,难免带着几分愤世嫉俗,到李庸这,干脆出走塞外,不做大明的官,做起了北蒙的官。
还好,钦察汗礼贤下士,李庸很受器重,关键时候,钦察汗经常要听听李庸的看法。
很快,李庸走了进来。
李庸已经年过五十,没有汉人官员那种雍容华贵,反倒是瘦小枯干。只是一双三角眼,眼神锐利。
钦察汗揉了揉额头。心中涌起一股怨念:为什么北方政权,谋士都要用这些汉人?
当年辽国、金国也好,现在的后金、林丹汗甚至于他钦察汗也好,为朝廷谋划大政方针的都是这些汉人。为什么自己族人就没有雄才伟略的人才可用?
现在重用汉人成了一种风气,不仅王公贵族延请汉人做幕僚,就是各个部落,也都竞相把汉人学者当座上宾。难道他的族人真的腿是马的,脑袋是汉人的不成?
钦察汗很不待见李庸,这人说话常逆着他,让他不快。
可是事实往往证明:李庸是对的。他只不过是忠言逆耳。
去年他打算南征,李庸就极力反对。
钦察汗认为当时大明在辽东日暮途穷,无力弹压各方势力。
林丹汗刚刚打破锦州
城和广宁城,大肆掳掠,辽东明军元气未复。
后金和开荒团屡战屡败,也无力拓展地盘。
新生势力开荒团虽然善战,但是兵微将寡,也不可能统治辽东。
辽东已经进入了糜烂状态,北蒙南进,正可一举底定辽东。
可是这个李庸偏偏唱反调:认为辽东多方角力形势未明,不可轻动。凶悍的后金还有战力,开荒团更是突然崛起,很难估测底蕴。不如静等形势明朗再做道理。
钦察汗哪等得及?
他已经得到南迁的察哈尔部、兀良哈部、科尔沁部的忠心,如果再进一步拿下辽东,他就是塞外横亘南北的最大的汗,林丹汗也将退避三舍,无力与他争锋。
当年达延汗定下了漠南漠北的格局,说不定自己可以结束这个局面。
梦想总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只可惜万一的概率太低,最终他的二十万南征军灰飞烟灭,让他的雄心壮志成了泡影。今天面对李庸这个当初反对他的人,心情怎么能好?
钦察汗尽量把脸色变得和煦些,温言道:“李卿,想你也看到外面人心惶惶。开荒团数十万北征军已到呼伦湖,如今局势,卿可有何
良策?”
李庸脸色更黑了。
钦察汗年过四十,人都说四十而不惑,可这钦察汗偏偏越老越糊涂。
现在知道怕了,当初一力主张南征时候你脑袋想什么了?
自己曾祖李开先,曾说过一句名言“人生如戏”,如今你方唱罢我登场,真的是换了人间。
李庸也有自己信息渠道,当初他还只是对开荒团忌惮,如今已经是对开荒团惧怕了。
大明天子守国门,一切为了民生。开荒团则相反。
这样处于皇权之外的强悍军事力量古代也有,最终的道路都是或招安,或掀桌子开打。
偏这开荒团有了实力后,蝇营狗苟于海外,不窥视中原花花世界,这是不是有些傻?
李庸觉得李易身边肯定少了他这样的得力谋士。
想那李易年轻识浅,一腔热血只想着封狼居胥,建功立业。却不知塞外虽大,却贫瘠异常。你把大军都投进茫茫北方,真是蜗牛角上争何事,没了主次。
可是人家都打过来了,你钦察汗这个糊涂虫才问我怎么办,还不是和你们自己那帮蠢货议来议去,最终不得主意?
算了,自己既然搭上了钦察汗这挂马车,也就别挑剔
他了。
李庸拱手道:“大汗,开荒团远征万里,必不能久持。强弩之末难穿鲁缟,只需我们退避三舍,用空间换时间,开荒团早晚会班师南返。”
钦察汗仰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