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大明开荒团
  4. 第二章 认祖归宗
设置

第二章 认祖归宗(1 / 2)


做得李易另起炉灶,当年就不帮助他了。张泽总担心当年的事东窗事发,可最终他发现白担心了,没人在意他当年那些事。

大明举国上下关注的东西变了,原来的贱业经商现在堂而皇之成了正业,全国掀起了轰轰烈烈经商潮。不仅商人,官员们也都把家族子弟派出去,跟着开荒团出国发财了。

这财太好发了,不捞一把就是傻子。谁还有心思抓张泽的小辫子。更何况人心思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九九。随着开荒团势大,谁愿意明目张胆的站到开荒团的对立面?

谁能担保未来不是开荒团的天下?这个时候还谈什么终于大明,那都是傻子。没看李汝华、李肱这些高官都跑李易那边发展了吗?

现在逆流而上就是作死,自己作死也就算了,不能把儿女亲族都往死路上送。开荒团可不是什么善类,秋后算账大有可能。

张泽对李易恭敬有加,他不觉得屈辱。只是面对笑呵呵和他平礼相见的王蹇,有些心情不顺。

王蹇当年不过是一个商人,跟着他屁股转的商人,每日里趋炎附势,哈巴狗般献媚。

现在倒好,摇身一变,成为辽东省省长,和他张泽平级了。这让他怎能没有芥蒂?

可是王家是山西巨商,攀上李易这个高枝只证明人家有先见之明,这也嫉妒不得。张泽不得不和王蹇把臂寒暄,做出亲如兄弟的样子。

虽然新襄老家一步之遥,李易也不得不压下归乡心切,在金州府接受张泽的款待。

酒宴上种种热情自不必说,酒至半酣,张泽把李易请到静室,拿出了日程安排道:“司令,亲不亲,故乡人。作为乡亲,这一次我给您设计的行程是先祭祖,再祭宗,您看如何?”

李易一时有些转不过弯来。过年祭祀祖宗,这怎么把祖和宗拆开了?

张泽见李易有些不解,便道:“司令您回乡,自然是祭祖。我安排专人查了你家谱系,您这一枝开花散叶在新襄,已经十四代了,十四代前是从太原李家分出去的。”

李易看过家谱,只有上溯十四代的列祖列宗,再向前就不可考。

至于是不是从太原李家分出,以前李易不在意,今天他却知道含义丰富。

太原李家曾建立了华夏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朝代——唐朝,后人提及唐朝,常常说成是李唐。

如果李易这一枝是太原李家分出去的,那就有了问鼎天下的优良基因,算是根正苗红了。

后世某人发达了,一定要千方百计把自己包装成屌丝逆袭,增加自己英明神武形象。古代正相反,特别讲究追本溯源,大有祖宗英雄孙好汉,祖宗无赖孙混蛋的意思。

比如《三国演义》里面的刘备,逢人就说他是中山靖王刘胜之后。

刘备不过是织席贩履之辈,混口饭吃都费劲,家里能藏有追溯到二百多年前的族谱?不过是要混一个正统出身罢了。

这股风刮到明朝,不但没减弱,反倒是越刮越烈。终于华夏历史上一个大能人叫做袁铉的横空出世了。

袁铉没别的能耐,就是会伪造族谱。反正你想找个有身份有地位的老祖宗,找他就没错。人家是专业的,不会闹出笑话。

万历年间闹出的一个大笑话就是某林姓商人,为了表明自己家有文化底蕴,就攀上了北宋著名诗人林和靖为祖宗。可惜他不知道林和靖终生未娶,人称梅妻鹤子,断子绝孙,结果这个林大商人贻笑大方。

李易查过族谱,也问过族中老者,只知道他们十四世祖逃荒到了新襄,至于从哪里来的,根本说不明白。

李易可以想象得出:一个普通百姓,颠沛流离,走了许多地方,到了新襄挣扎求

活,哪有心思背着厚重的家谱?或者他们在老家也穷困潦倒,根本就没有家谱。

这个社会识字率很低,根本不是想象中的家家有家谱,普通百姓供个祖宗牌位就不错了。所以李家渊源不可考也是常理。

至于张泽怎样考证的他们家是太原李家分支,或者更明确说是李唐一脉,不用动脑子也知道怎么一回事。不过是趋炎附势,变着法讨好李易就是了。对这样丑恶行为,李易表示——我喜欢!

君子可欺之以方,百姓更是如此。道德的制高点谁占领了,话语权就大了几分。

毋庸讳言,李易如果是夷荻,想让天下百姓接受他,就难了十分。反过来,如果他是李唐一脉,就比百万刀兵更容易获得人心。

后世官场商场,特别讲究站队,后世那样环境熏陶出的李易,可没有什么道德洁癖。

不过是寻个厉害祖宗站队而已,自己本就姓李,说不定真是李唐一脉呢。

后世华夏人在国外就被称为唐人,以至于唐人街满世界都是。自己认下李唐身份有什么可丢脸的。

张泽这个马p拍得到位,很让李易赏识。李易称谢道:“我这些年戎马倥偬,心无旁骛。亏得张巡抚帮我查考族谱,真是有劳了。”

张泽很是得意。李易这样说就是认下了自己的功劳,自己是儒林翘楚,官高爵显,能亲自出面证实李易出身,自然更有分量。

李易是不是李唐一脉,也许李易自己地盘的人不在乎,也许大明地盘有新思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