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大明开荒团
  4. 二二章 封神演义
设置

二二章 封神演义(1 / 3)


李易不知道什么事情,让鲁平忽然急切想发言,示意鲁平说下去。

鲁平道:“司令,想必您这铁路,是建在驿路上。不知道这驿路宽度可够用么?”

这种专业问题,还得专家来答。李易回头看向陶远山。

陶远山道:“司令当时建议我们,两条并列铁轨宽度四尺八寸。我们也不知道司令怎么得出的这一数据。不过经过我们对铁的硬度韧度试验,还有车厢长宽高的比例,我们觉得铁轨相距四尺三寸距离最佳。这样加上车厢延展,马匹和行人的安全距离,马匹和路基外沿的安全距离,铁路占道一丈三尺。辽东路宽五丈,剩余地方足够两辆马车错车和行人行走。”

李易提议的四尺八寸,是按照记忆中的铁路宽度一米五左右计算的。

华夏古代度量衡很混乱。

隋朝以前,一尺就相当于今天的六寸略多。所以说评书的,吹嘘谁是个猛将,身高一丈,换算一下,就是身高两米。也不太稀奇。至于说诸葛亮身高八尺,就是一米七左右。标准身高了。

明朝的一尺,已经很接近后世的一尺标准。李易特意让陶远山和西方的米校准过,大约是31厘米多一些。

不过明朝的斤,和后世就差得多了。因为明朝采用的还是一斤十六两。陶远山说的铁轨一节10斤,其实是后世的十六斤。

李易也很头疼大明的混乱度量衡,所以工学院也同时引入了西方的“米”这一进制。

鲁平摇头道:“老师,一丈三尺宽有说法吧?您这铁轨不能有去路没回路吧?宽度不应该这样窄。”

陶远山道:“司令建议我们,在一些地方设置引轨,作为错车用。”

鲁平反对道:“这铁路我已经听明白了。我觉得也许最开始运输量不大的时候,相对运输,同轨错车还好说。以后运输量大了,满道都是车辆,可怎么错车?还有更重要一节,这铁轮铁轨,拉动肯定容易。两匹马拉一辆车是不是有些浪费?”

陶远山道:“这个我们想过,按理一匹马确实拉得动一辆车。可是车厢的稳定性就差了很多。如果加大车厢载重量,铁

轨承重增大,还得加宽加厚铁轨,还是不划算。只好浪费一些马力了。”

鲁平问道:“为什么不两匹马,拉两节车厢,或者三节车厢?只需把车厢联结在一起,不就可以了吗?”

陶远山愣了一下,猛一拍手,恍然道:“好主意!”

和陶远山一起来的人也都觉得这个想法好,纷纷称赞不已。

后人看一个车头拉许多车厢司空见惯。古人从没有几匹马拉两辆车的先例。第一次打破马拉一个车厢的定型思维,可不是那么容易。

李易虽然没什么束缚,不过他根本没往这方面想。他给陶远山去信,只顾绞尽脑汁,回忆铁轨的设计,车轮的设计了。对拉一个车厢还是两个车厢,根本想都没想。也没想到工学院这么多能人,居然没人琢磨拉两个车厢更经济的问题。

这就看出鲁平的头脑,确实是创新型的头脑。一语点醒梦中人。

有人兴奋道:“拉两节车厢好,只需要设计一个连接,用挂钩一类,然后两匹马就可以运力翻倍。这个了不起。还可以试试可不可以拉三节车厢。”

鲁平见大家都赞同自己的意见,也从心里高兴,又补充道:“其实,修两条铁轨,占的宽度就是一加一小于二了。估计也就是最多占地两丈宽。有了这铁路,普通马车肯定大量减少,我们五丈宽的路面,绝对够用。我建议就铺对行的铁轨,虽然成本高了些。”

李易道:“鲁平说的有道理。我们把对行的铁轨位置预留出来,现在可没有那么多的铁来铺双向铁轨。压后再说。”

其实李易说的不全是真话。对这铁路,他是另有打算的。这铁路运输的利润,又高又稳定。美国历史上最火的股票是什么?就是铁路股。曾经炒得很高很高。

所以李易打算的是怎样能发行股票。这才是全民投入,共同繁荣,共同造富。

他现在已经有了初步打算,就是一段一段修铁路,做出样板,让人人看到利润,在报上铺天盖地一宣传,想参与的人,估计就如过江之鲫。

鲁平听了也点头道:“不能一口吃个胖子,看来是我心急了。”又转

头对陶远山道:“这轨道当然要平。你们打算把铁轨直接埋在水泥里吗?”

陶远山道:“司令提出轨道底下铺石子,再铺枕木,最后铺铁轨。我们经过测试,1000石的车厢,不需要那么复杂,直接把轨道埋设在水泥路面就可以。这样成本就降低许多。再说,我们这车也没那么娇贵,就算哪节铁轨出问题了,车在水泥路面上走一段也没问题。当然,如果铺铁轨的水泥更坚硬就好了。”

李易这才知道,是自己想多了。

马车速度慢,就算脱轨,两匹马又不是拉不动带轮子的车厢,再重新回到铁轨上去就可以了。哪有后世火车脱轨的可怕。

鲁平见说到他最得意的水泥,立刻兴奋起来,对陶远山道:“老师,我们现在已经研究出五六种不同硬度的水泥,各有利弊。还需要和您带来的几位研究铁轨铺设的一起琢磨,看看哪一种合适。实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