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雪了。
李易带着李肱等上海政府官员,来到了棚户区。这里是上海建设者的居住地。一条条大路,一座座高楼,一个个码头,无不出自他们的手。他们却住在最简陋的木棚里。
李易想起梅尧臣的《陶者》:“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真是现实的写照。
李易随意走进了一家,如果这也算个家。
一长趟木板棚,每隔三米,就用木板间隔,十平米的房间,住着两个中年人,带一个十来岁的小女孩。屋子太小,只能进去李易和李肱。
李易自我介绍:“我是上海政府的,过来看看大家,拜个早年。”
那中年男人愣了一下神,忽然道:“您是李易大人!您去过我们工地!”说着,拉着媳妇孩子,噗通跪在地上磕头。
李易赶紧搀扶起他们,道:“你们辛苦了。”
那男人道:“不辛苦,俺们是山东逃荒的,现在能住遮风雨的棚子,能吃饱饭,俺们就知足了,今天发的菜里还有肉呢。”男人满脸幸福。
“是有人去山东招工的,把你们带到这里的吗?”李易问道。
那男人道:“俺们要等在那里,早饿死了。俺们一家三口,一直沿着运河,拼力向南走,都快到扬州了,才碰到招工的人。逃荒的都知道向南走才有活路,招工的根本不用去北方,哪一天都有无数逃荒的涌过来,俺们算捡了一条命。”
李易早听说向南走的汹涌难民潮。由于商人们就近招工,就近招移民,走到南方,难民活命的希望就大。
何况李易在扬州,设立了上百个粥棚呢。
李肱把一小袋糖果,送给小女孩。小女孩怯怯的不敢接,父母允许了,才接过去。
李易问:“孩子识字吗?”
“不识。”
“明年夏天,咱们就有学校了,都是免费的,你们也可以给孩子报个名。”李易道。
“俺们都穷命,念书有啥用,不如干些活赚钱糊口。”孩子娘明显不同意李易观点。
“认字了,就能有更多工作机会。磨刀不误砍材工。何况这还是免费的,哪找这样好事去。”李肱插口道。
“女
孩子,能干家务活就行了,再过三两年,就可以找个人家嫁了……”女人还要说,被男人拉到一边,对李易点头哈腰道:“咱们读书,咱们读书……”
李易听着明显是敷衍的话,知道要让这些人树立读书有用的观念,还很难。他们还停留在温饱线上挣扎,哪有那个心情。其实,自己新建十所学校,最开始,只能收万把人。也轮不到这些穷人孩子上学,那些政府工作人员和商人的子女,名额都供不应求。想普及全民教育,那路可远着呢。
雪飘飘洒洒在下,李易打发走李肱一伙人,自己一个人,信步走到青龙湖畔。
青龙湖有两千多亩的水面,雪意朦胧,更增烟波浩渺意境。
沧海桑田,这个时代,上海老天爷赐下了一个大湖。
青龙湖是上海的核心,离城主府不远。这是李易唯一插手的一个房地产开发项目。
李易操作这个项目,只是想实践一下后世的操盘手法。
后世他家小城里有一条臭水沟,虽然是活水,可是沟边垃圾遍布,下不去脚,就是一片废地。
一个房地产公司,就买了这片废地。大家都觉得眼瞎,怎么会有人来这里买楼?
这个公司买下后没有盖楼,而是清理臭水沟,变成了一条活水渠,两边安上水闸,投下游鱼。清理了沟边垃圾,种上绿植和花草,铺上石板路。
没多久,水渠边就鸟语花香,有许多垂钓的,健身的,遛鸟的,下棋的聚在这里。
很快,大家都忘了这里曾经是臭水沟。等第二年楼盘开建的时候,几乎是抢购一空。
青龙湖是和家乡的臭水沟类似。虽然有大浏河的活水注入,可是蒹葭苍苍,蒌蒿满地。
李易下令清淤,投放鱼苗,种荷花。湖边铺石板路,盖一些草亭,植树。然后收集关于青龙湖传说,挑美好的刻在石碑上,立在湖边,湖边上万亩土地,一律不卖。
年底崔芸觉得投入高,打算卖100份别墅用地,收回些成本。本想着定千两银子的价格,可李易觉得低。让她放开胆量。
崔芸一怒,就每份五亩地,定价两万两白银。结果还是被李
易否决了。他告诉崔芸只卖20份别墅用地,底价上调到3万两白银。
崔芸觉得李易想钱想疯了。当时李胜东他们还没有回归,崔芸认定李易急着赚钱,乱开价码。她认为根本不会有这样冤大头。可是结果,这20份土地都卖出去了,虽然几乎都底价成交。
崔芸觉得傻子年年有,没有今年多。可是这些巨富也不像傻子的样子,这里有什么秘密呢?她可是个好学的人,就请教李易。
李易告诉她,其实很简单,这就是一个定位。你把这个地方定位成普通住宅区,那么,200两银子5亩地有些贵。你把它定位成高档别墅区,非富勿扰,那么,两万两银子要价有些低。
崔芸还是懵懵懂懂,李易告诉她,反正你记得宣传口径:这个地方,以后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