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大明开荒团
  4. 四九章 别传弟子
设置

四九章 别传弟子(2 / 3)


不过几百。为什么李易一下就能办出几千人的大校,而且人数在持续增长?

岳麓书院的山长叶坤,仔细研究后,心里了然:这李易是大树荫下好乘凉,无非在以利诱惑天下读书人。

读书是为了什么?脱去美丽的外衣,其实就是为了做官。

在大明,十年苦读,许多人连个童生的资格都未必混得到,更不用说高中举人了。至于进士及第,那都属于传说中的事。一府之地,十年八年出一个,那就是烧高香了。

可是就算进士及第了,就能做官吗?非也。那还得进翰林院做个七品八品的编修一类闲职,慢慢熬。许多人熬了一生,连个县级实官都当不到。

可是李易的地盘,一穷二白,李川以七品知县身份投靠李易,就能火箭般蹿升到正二品的一省之长。李川的同学故旧,许多人都是个穷酸秀才,甚至连个童生都没混到,都跟着李川鸡犬升天,得授实职知县。台湾一夜间,成了李川的天下。

为这事,李汝华曾经进谏过,可李易一笑置之。

李汝华过后思虑再三,恍然大悟:李易的原则是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台湾最有权力的不是李川,是隐居幕后的台湾警备团团长李胜江。就算所有官职都被李川的亲朋做了,李易想拿

下李川,也是分分钟的事。现在李易缺治政人才,缺的厉害,才不怕犯这官员互相勾结的忌讳,直接让李川自己打理台湾了。

估计用不了两年,李易有了新的地盘,就会把李川和他的亲朋故旧,分流到各地为官。李易真是好手段。

虽然有人说,无论辽东还是安南,或者台湾,都是蛮荒之地,做官没意思。李易的九品官制度也不如大明的名正言顺。

可是不论怎样说,李易给出的是实打实的官职,给出的是让人羡慕的高工资。你不愿意投靠李易,那你先熬着,多的是文人想去。

结果这天下学子还是如同过江之鲫,汇聚到了李易麾下。

叶坤算了一下,仅仅是岳麓书院培养出去的学生,已经知道的,就有过百人进入了黄浦军校和干部学院学习。

这两个学校,教的东西和他们传统书院的八股文不同。他们教许多自然、数学、世界历史等不上正道的知识。据说教材多是李易在向阳义学编制的课本。这让叶坤这一门书院的山长嗤之以鼻。

教材是某个人随意编撰的吗?那是多少大儒,历经几代人心血才能凝聚出的东西。李易究其实不过是一个童生,连个秀才出身都没有,骗骗乡下顽童还可以,骗天下学子,不是贻笑大方吗?

尤其李易收的学生,许多都是有了秀才功名,已经学业有成了。这不是把教书育人,等同儿戏?叶坤真的怒了。

不过后来,他弄到了李易编撰的教材。这些东西不是什么机密,李易也没有敝帚自珍的意思,弄到这些教材根本不难。

等到叶坤看到这些教材,可就真的镇住了他。

叶坤不是抱残守缺的人,他集中了岳麓书院的元老,一本一本学习这些教材,对,是学习。大明坐井观天,以为自己是天下核心,这世界历史里面的东西,他们第一次在这书上看到,以前几乎都闻所未闻。

这些东西是真的吗?叶坤找来了长沙的西洋传教士,这洋人看了这书,啧啧赞叹,说不仅是真的,而且他们那边也没有这样完整的教材。一定要叶坤给他一本。

数学课程,学院一直把鸡兔同笼、

九宫格什么的当宝贝传承,见到李易的数算公式,虽然是最低级的实用教材,那也懵了,不学习又能咋样?

至于李易的洗脑课程,叶坤倒是不以为奇。这招法自古有之,哪个当权者都这样玩,李易玩的并不出彩,不以为奇。

叶坤等人研究来研究去,最后得出一个结论:李易难怪是围棋的天下师,这就是天纵奇才,根本不是什么江湖骗子。这些教材的价值,应该不次于流传千古的儒家经典。这是为学术,推开了一扇博学的门。

古人说:“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既然知道了自己管窥蠡测,那就见贤思齐。

叶坤是勇于实践的山长,干脆把李易的教材引进了岳麓书院。这个时代还没有什么著作权,叶坤也不怕李易追究。结果教学相长,岳麓书院从中研究出了许多门道。

比如世界历史里面的共和制国家,就很让人茅塞顿开。国家和政府居然是公共的,而不是皇帝的,国家和政府应当为公共利益而努力,而不应当为皇帝利益而奋斗。国家各级政权机关的领导人不是继承的,不是世袭的,也不是任命的,居然是民选的。

华夏西周时候,是有过周公召公的共和治政历史的。不过和这西方的共和还是大大不同。

这个教材就是大逆不道,就凭这个教材,就可以灭李易九族了。

可是,李易连御林军都杀了过万,皇宫都炮轰过,论罪行,灭十族都绰绰有余了。谁又把他咋样了?编这么几本教材,哪个大臣看到了,都不好意思提出什么罪名了。

叶坤这些人可不是腐儒,岳麓书院敢为天下先,命都可以拼了的书生,那义气劲儿上来,还真什么也不怕。再说现在大明,对地方管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