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大明开荒团
  4. 三六章 安南使者
设置

三六章 安南使者(2 / 3)


没有取而代之。

郑松很明白文臣武将间的关系。

文人主和,武将主战,自古皆然。

和谈才能彰显文人的价值,谈的好都是文人功劳,谈的不好,都是武将无能,才造成谈判被动。

开战才能扩张武将的权力,弄得好来个军管,武将就是一个小皇帝。

后世之所以对民族英雄岳飞有很多非议,就是因为岳飞拥兵自重,把他的占领区变成了自己的私有财产,税收不再上交国家,反过来国家让他打仗还得另拨军费。

大宋朝廷里的文臣一扒拉算盘,发现养岳飞一支军队的成本,比和谈给金国的利益高十倍。而且这只军队领导干部任命,国家根本插不进去手,已经成了彻底的私家军队——岳家军。

反过来岳飞倒要干涉政府官员任命,甚至皇位的传承也要指手画脚,这事关大统的事,也是你一个武将干涉得了的?谁给你这外臣干涉皇位权利的?这不杀何以平民愤?

许多人被书本蒙蔽,以为杀岳飞就是奸臣秦桧一人所为,其实是整个朝廷共同谋划。全体大臣都额手相庆,终于除掉了一个奸佞。

就算是韩世忠,也就是问问秦桧:这岳飞是什么罪名杀的?秦桧回了个“莫须有”,也就没有下文了。甚至韩世忠连个愤怒的表情包都没发。

至于秦桧本人,也觉得自己所为天人可鉴,忠心可表,哪想到他死后若干年,这事会翻案,他自己弄个白铁无辜铸佞臣的下场?

如今郑梉和郑椿这两派,正是都怀着借机上位的心思,郑松心知肚明。可这两个人都是自己的亲生儿子,自己这位置早晚是他们的,他也狠不起来。他现在迫切想知道的是:这些海盗最终目的是什么?

是为钱财而来?还是果真如郑梉所说,为灭国而来?这可是需要不同的对付方法的。不弄清楚这个,什么决断都下不了。

如果这些强大的海盗,只为钱财而来,这倒是好办。破财免灾,和谈就是唯一出路。不然打得山河破碎,就算打退了海盗,也是得不偿失。

可是真如郑

梉所说,来的是大明开荒团,那就只能决一死战。因为他们所图是土地,是灭国,还哪里有什么退路。

可关键郑梉也是推测出的结论,自己还是万般谨慎,探探海盗虚实的好。

郑松决定,先弄清楚海盗目的,再决定下一步行止。

黎皇使者董先是在南定城外,见到李胜智的。

董先是这一任黎皇黎维新,亲笔点中的状元。

董先有一身才学。常言说:学会文武艺,货卖与国家。他想一展才华,可他发现,这黎皇的朝堂和安南天下一样,也分成了几派,就算权臣郑家,也是分成三股不同势力的。自己必须择一而从,却唯独不能选择黎皇。

站在郑家父子三人哪个阵营,都有一定风险。不站队当然没有政治风险,可也没有了上进机会。他思虑再三,最终还是选择了年轻有为的郑椿。

这一次郑松让他出使,倒不是和他有什么仇怨,让他送死。实在是董先能言善辨,擅于察言观色,郑松用的是董先的才,而不是董先属于哪一派。

董先满腹豪情,乘着高举白旗的小船,出了东京港。

可能有人奇怪,怎么举着白旗还满腹豪情呢?

自古艰难唯一死,董先觉得,他要为国挣命。为国而死,重于泰山,死又算得了什么?读书人最崇信的,就是死得其所。今天有机会,为黎朝效死力,就算被贼人杀了,也是为国尽忠,没枉活一世。

所以董先对于让他出使,没有丝毫怨言,觉得正是名留青史的机会。

别说,港口外的海盗真没开炮,击沉这条出港的小船,董先侥幸躲过一劫。不过刚靠近一艘战舰,他们一船人就被抓了起来,一帮海盗喜笑颜开,点数着:“一、二、三……十三个,又是65两银子!”

旁边一个海盗反驳:“错了,这12个是军人,值10两。只有这一个是废物。”说着,一脚把董先踹到船舱口,把这12个人驱赶下船舱。

董先拼命挣扎,喊着:“两国交兵不斩来使,我是使者。你们不能这样对待我!”

旁边一个海盗嬉笑着:“我们不是国,我们是海盗。说什么两国交兵?不看你还年轻,值几两银子,早杀了你了,滚下去!”又是一脚,董先就滚落船舱。

董先这些人,一路被押到了昏暗的底舱。董先只觉得难闻的气味儿扑面而来,中人欲呕,几乎呛他一个筋斗。

他拼命秉

住呼吸,用手掩住口鼻,不片刻,就憋得受不了,松开手,张大嘴,使劲喘息着,倒好像他特别喜欢这味道似的。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过了一会儿,董先总算适应了这味道,开始查看环境。

这底舱宽有五六步,长有三十多步,此时密密麻麻挤了有二三百人,或躺或坐。董先陷入这样窘境,不由得长吁短叹起来。这真是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自己满以为可以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使者,像中原诸葛亮那样舌战群儒,当然面对一帮不识几个字的大头兵,他就更有心理优势了。

自己原本打算先谴责这些海盗一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