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监也没有想太多,而是叮嘱
一番:“这次可是最后一次了!那些士子都已经快安排职务了!要是你还没让君上看得上的东西,那我就没办法了!走吧,君上还等着呢!”
两人和白赢道了声再见,就再次向王宫走去!秦孝公已经在王宫等候多时,卫鞅和景监进入书房的时候,刚好看完一卷竹简。而姚卫国则是有些无奈站在秦孝公的桌案前看着两人。见到二人,秦孝公笑到:“这里可不是聊天的地方,我们还是出去吧!”说着就向外面走去,王伯马上跑出去。
等到几人来到庭院的时候。庭院里面已经铺好了草席,茶具等。很显然的,今天就几个人秦孝公也随意了很多!准备在这听听卫鞅关于治国的策论。
此时正午刚过,太阳真是最好的时候,照在人的身上,有一种暖洋洋的感觉。秦孝公到了院中,拱手行礼笑着说到:“上一次朝堂人多,这次先生还有什么想说的,尽管尽兴!”
卫鞅接受了秦孝公的礼节,从容说到:“既然上次君上不喜欢帝道治国!那今日卫鞅就说说王道治国!王道就是效法周朝先祖的冶国思想,以礼乐文化为中心,而整个王道治国的中心,就是一个王字。如果统冶者是个圣人明君,冶国有方,那么国家即便没有法,比法制还要强盛,因为在整个国家君上就是王法,这样的统治方式比定死了的法更灵活更变通,有跟据不同情况应变的能力。但是如果这个统冶者是个无能之辈,则天下大乱,民不聊生。在下以为,秦君可以变成一位真正的圣明君王!不知道秦君对王道治国,有没有兴趣?”
在庭院中,也就只有几人。秦孝公也没有像上次一样,一直默默的听着了,而是问到:“先生以为,仅凭着君主个人,凭借大周的礼仪就可治理好一个国家?而且先生说出这样的倒是有些像儒家的主张,先生以为儒家的那一套用在当今的乱世可行吗?
儒家主张仁政,主张遵循周的礼制。还有恢复井田,免去税赋。在这纷乱的战国。那我秦国的军队靠什么保证?先生认为这样能使得我秦国不被灭掉?”
卫鞅却是没有听进去一般,接着辩驳:“君上这就错了,王道靠的是君主的个人能力,靠的是君上自己的本性。难道秦君对于自己没有信心?就算是儒家主张,当今儒家作为天下显学,他的主张还是有自己的道理的?”
“既然先生喜欢儒家,那卫国倒是有一个疑问,请问先生为何是法家弟子,而不是儒家弟子呢?”姚卫国在一边故作疑问。
卫鞅摇头:“我法家追求的就是实事求是,就是身
体力行。这次在秦国看到了很多的情况,在下自然要选一种附和秦君需要的策论。这样才能让秦国强大!”
虽然知道这有可能是卫鞅的试探,但是秦孝公还是忍不住冷冷的笑到:“当今天下,王室衰弱,诸侯兼并,弱肉强食。各国说比就是的较量,一个不小心就是亡国,先生却在这和我说什么王道大理,不得很可笑吗?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我秦国还招什么贤?还变什么法?
虽说王道可以让国君一人在秦国发号施令,可是毕竟个人精力有限,必不能长久,还有就是这样一来。对于君王的要求,那就太高了,就算本公都不敢保证在秦国有绝对的魅力让所有秦人都听我号令。都不敢保证自己没有错误。那后世之君又如何保证呢?先生说的这不是王道,而是我大秦的亡道。”
几人当中,最尴尬的就是景监了!卫鞅来之前,可是信誓旦旦的保证自己有分寸,可是到了这。却又是另外一翻言论。这可是让自己脸面都丢尽了!只是秦孝公和卫鞅说话的时候,自己又不能插话!求救一般看向了姚卫国。姚卫国却是饶有兴趣的看向卫鞅。
卫鞅倒是好像没有看到自己的尴尬一样,接着说到:“既然君上不喜欢王道,那在下还有一番言论。不知道君上要不要听?”
秦孝公笑到:“自然是要听的!先生但说无妨!”
卫鞅笑着:“既然君上不喜欢王治国,那道家治国。君上以为如何?道家可是老子的大道之术,老子乃是天下奇才,他所提倡的修身养性哲学,可是有很多治国的道理!
而且,老子西出,还到过秦国!君上对老子应该有一些了解。现在天下兵连祸结,若能用道家的学问,君上一定能成为千古明君!”
对于道家缩减官府开支,解散军队,无为而治的思想,秦孝公怎能不知!于是大笑到:“先生所说,嬴渠梁怎能不知。难道先生的学问都是这些教人虚名的东西吗?之前先生说的帝道,不就是一样的道理吗?这还是治国之道吗?如果先生没有其他的话说,那就这样吧!不谈也罢!王伯,送客!”说完,秦孝公就直接向自己的书房走去。把姚卫国既然丢在了庭院里面。姚卫国绝对的最冤枉的一个,这样的谈话还不如自己在军队里面练兵呢!
秦孝公不愿意浪费时间在这闲扯淡上面!景监在旁边,恨不得找个洞钻进去,随着秦孝公的离去,说明了对卫鞅已经非常的不满了!
看着秦孝公离开,自己却不知道怎么办!自己也就只能闷着不说话了!突然,卫鞅却是哈哈哈的笑了起来
,这笑声中带着兴奋。景监板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