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大宋混世魔王
  4. 第二百六十六章 汴梁向家
设置

第二百六十六章 汴梁向家(2 / 3)


那自己还怎么长生不老?

何况秦半仙很懂事,刚又送来了一粒蓝色小药丸,这让赵佶没法对秦牧发火。

唉,还是想别的办法解决吧。

不过就是钱的事吗,朕眼下没有,但是汴梁城里面,钱多了去了。

不能抢,朕可以借!

借总行了吧。

大宋没有银行,却有质库。就是典当行,李清照曾经去过的地方。

大宋的商业活动发达,而市面流通的货币种类繁多。铜钱是主要的流通货币,但是黄金白银,还有绢帛,都能当钱用,只是需要兑换一下。

《夷坚志》有一则故事说:北宋政和年间,建康人秦楚材到京师参加科举考试,意外得到了一锭白银,打算跟朋友到酒店花掉,于是先至金银铺,准备兑换成铜钱。

但由于这锭白银有些异常,金银铺都不愿意兑换,酒也喝不成了。这个故事说明,在宋代,酒店通常都不会直接以白银结算。这就需要金银铺提供兑换服务。

不过金银铺子面对的是小额货币,大宗的货币交易,就要到质库了。

大宋最大的质库,主人姓“向”。

向仲,是已故向太后的后人。向太后在徽宗登基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可以说没有向太后点头,大宋现在的皇帝就不是赵佶。

所以赵佶对向太后非常感激,一直以来,对向太后一家极为关照。即使向太后故去了,向家的恩宠也不曾断绝。

向家家世渊源,如果一直向上追溯,起码可以追溯到后汉。那时候向家就开始出头了。

而向敏中更是做到大宋的宰

相。

向太后就是向敏中的曾孙女。

这样的家世,向家怎能不富有!再加上如今皇上的照拂,向家如果说自己富可敌国,那还真是很谦虚。

就辽国要的可怜巴巴那点岁币,都不够向家随便玩一场关扑的。

向家的质库,是汴梁最大质库。五十万贯对向家来说,简直不是钱。

赵佶跟向家借钱,那向家绝无二话。借!五十万两银子,五十万匹绢,好说,皇上你等等,我这就给你筹集。就按市场价,九出十三归。

别看客户是皇上,可是向家做人公道,绝不欺负人。

皇上怎么了?难道皇上还不如老百姓吗?给百姓都如此的利息,给皇上,不高点怎么对得起他的身份!

赵佶得到向家的回话,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钱有了。可是他多少有点不舒服,怎么你跟我要利息也这么狠呢!

九出十三归,这是高利贷啊!放高利贷都放到朕的头上了!

可是他还真没办法。向家也是士大夫一员,而且是有头脸的一员,根深蒂固,枝繁叶茂,赵佶更不敢得罪。

反正钱有了,买幽州的事情先办了再说。

只是他有一点想不明白。

向家要皇上以滕县矿产作抵押,这个可以理解。借钱吗,肯定要不动产抵押——虽然赵佶不知道这个词但是意思一样,没有抵押,质库凭什么借钱给你——难道皇上脸比别人大吗?

可是五十万两银子和五十万匹绢,对于向家来说,不过九牛一毛而已,他们怎么还要自己等等,说要筹集呢。

这点东西,你们还让朕等毛线!

不知道金国人着急吗?

赵佶当然不知道向家的打算。向家如今比赵佶还着急。

向发,向仲的长子,质库的现任掌事人,正马不停蹄的向幽州赶去。

向家非常着急!

这可是天下掉下的金山,如果自己不接着,那都得自己抽自己的脸。

堂堂大宋皇帝,被五十万难住,而借到了自己府上,这可是天赐良机呀。

借,必须借,而且赵佶借的太少了。五十万,填不饱向家人的胃口。

起码五百万贯!

如果赵佶借了五百万贯,这样才能给大宋皇上在还款上制造一点困难。五十万

太少了,给赵佶一俩月时间,他就搜刮回来了。

五百万的话,赵佶就不能那么快筹集了。只要一旦延期还款,利滚利的算,向家可以要到二三千万贯都是小意思。

可是如果谁要是以为向家看重了两三千万贯铜钱,那也就太小看向家人的眼界了。

这点钱,真不在他们眼里。蔡京富不富?可是蔡京是富一代。他没传承,全是自己拼出来的,只拼了一代人而已。

向家可是累世为官,财富的规模远不是蔡京可以比拟的。

两三千万,真不算什么。

他们看上了微山湖石炭。

作为大宋的顶级财阀,向家一贯留意市面上的动向。

最近市面上的石炭生意有了异动,大量的微山湖石炭冲击着原有市场。价格不但低,而且量还足。

汴梁的石炭生意本来有十几家在做,可是随着微山湖石炭的突然发力,很快别的地方的石炭就被挤出了汴梁。

如今,京城内只有一个地方的石炭,就是微山湖石炭。

向家派人打探过,说是原来的滕县石炭,被折家拿下了,现在扩大了不知多少倍。

向仲立刻意识到这里的商机。因为滕县的矿,是属于官家的。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