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战国往事复原争鸣与逐鹿下
  4. 第105章 赵王宠臣建信君
设置

第105章 赵王宠臣建信君(1 / 4)


在平原君去世之后,赵国政坛出现了许多混乱状况。

没有了平原君这样的老臣制约,赵王的昏聩本性逐渐地暴露出来。他让春平君做相国,让廉颇做代理相国,可对国家的许多大事,又根本不听从两位相国的意见,往往只与身边的宠臣商量,信用这些人办理重要的政事。

在近侍郎中里面,建信君最受赵王的宠爱。但凡大小政事,赵王都愿意听从建信君的建议。这建信君长得清秀俊俏,又打扮得油头粉面,比美丽女子还要多出几分妩媚。赵王寡人有疾,尤酷爱男风。他看到建信君的一举一动,便会深情地凝视;见到建信君的一颦一笑,更会心旌摇荡。在宫内他们一起戏谑打闹,出宫后也会同坐一辆辇车。这样的行为,大臣们不以为然,可也不敢劝谏。倒是魏国的公子牟不客气,曾经把赵王教训了一回。

公子牟从大梁来到邯郸,赵王亲自出城去迎接。在返回宫殿之后,赵王请公子牟落座,自己坐到御座之上。

御座前面放着一块丝帛,一个工匠正在用它缝制帽子。工匠见有客人来到,就急忙地避开了。

赵王说:“幸蒙公子光临敝国,很想听您谈谈治理国家的道理。”

公子牟说,“大王重视治理国家,如果能像重视这块丝帛的话,那大王的国家早就治理得很好了。”

赵王听了不高兴,顿时脸色有些难看了。他回答说:“先王不知寡人不成器,让寡人享有了社稷,寡人怎么敢轻视治理国家呢!”

公子牟说:“请大王不要生气,允许外臣为您解释。”接着他解释说:“大王有这块丝帛,为什么不让您身边的郎中来制作帽子呢?”

赵王说:“郎中怎么会制作帽子呢。”

公子牟说:“让郎中来制作帽子,即使制作坏了,对您的国家又有什么损害呢?可是,大王还是一定要让工匠来制作帽子。如今对治理国家的工匠,大王却不肯重用他们。像这样下去,国家将会成为废墟,先王也将得不到祭祀了。大王为什么不把国家交给善于治理国家的工匠呢?怎么竟然把国家交给一个油头粉面的年轻人呢?况且,大王的先祖任用犀首驾御马车,任用马服君做车右,与秦国角逐天下。当时,赵国与秦国势均力敌,秦国都要躲避赵国的锋芒呢。现在大王年老昏聩,怎么竟与建信君同坐辇车上,而要与强大的秦国角逐天下。臣下非常担心,有朝一日秦国会折断大王辇车的座椅啊。”

赵王听了,脸色更加难看了。

赵王不肯接受别人教训,仍旧我行我素,凡事只信任建信君这些人。

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建信君也是费尽了心机。

有人对建信君说,“您能事奉大王,是靠着您的美貌;葺君能事奉大王,是靠着他的智谋。美貌随着年岁而衰减,而智谋随着年岁而增多。用与日俱增的智谋,跟与日俱减美貌来竞争,恐怕有朝一日您会陷入困境的。”

建信君听了很着急,连忙问:“那可怎么办呢?”

那人回答说:“比如与千里马一起赛跑,跑五里就会疲惫不堪了;而乘坐千里马驾的车子,不仅不会疲惫不堪,而且跑的路程很长。您让葺君在邯郸独立任职,让他对内处理国家大事,对外刺探诸侯情报。这样,葺君因为管理的事情太多,有些事情就没工夫向大王汇报了。您便以此向大王进言,大王就会重重地责备他,茸君的车轴就会折断了。”

建信君听了一再拜谢,接受那人的馊主意。他进宫去向赵王进言,让赵王给葺君安排了繁重的事务,又对葺君提出严格的要求。

不到一年时间,葺君便忍受不了,只得弃官逃走了。

把竞争对手排挤走了,建信君的地位自然更加巩固了。

当时,秦国与燕国联手对付赵国,赵国面临着严重的危机。赵王召来大臣们商量对策,大臣们有的主张与秦国和解,有的主张合纵抗秦。两种意见争论不休,赵王有些无所适从。

回到宫里,赵王便与建信君商量这个事。

建信君说:“在臣下来看,两种主张各有利弊,不妨可以双管齐下。一方面派人向秦国求和,让秦国停止攻打我们;一方面派人去联络诸侯,各国合纵来对付秦国。我们根据情况,随时调整策略,这样便可立于不败之地。”

赵王说:“这样倒很好。只是如今主和的坚决反对合纵,而主战的又坚决反对讲和。所以,这计策只能由爱卿来主持了!”

于是,赵王不再理会其他人的意见,把国家大事完全委托给建信君,让他去解决赵国眼下的危机。建信君得到赵王的信任,便有些不可一世,有时连春平君、廉颇都不放在眼里。

他先要向秦国求和,便派使者去秦国见文信侯。

使者对吕不韦说:“只要秦国停止进攻赵国,赵国便不再图谋收复河间之地,与秦国划清河间的边界,愿意让文信侯掌管这里。”

燕国送来的这片封地,如今又得到赵国的认可,吕不韦自然非常高兴。但是,吕不韦心里也明白,赵国这样做只是权宜之计。一旦情况发生了变化,赵国又会翻脸不认账的。所以,为了制约赵国的翻脸,吕不韦提出两个条件:一是让赵国派太子到秦国做人质,以表示赵国的诚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