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在一点点过去,康熙三十四年转眼就到。
眼下的朝堂之上,朝臣议论纷纷。
为的便是太子娶妃一事。
他们上书了一整年,也不见帝王有半分动静。
眼看着皇太子已经年满二十一,却依然孤身一人,不提太子妃,便是一个伺候的人都没有,这不禁让人疑惑,皇上到底在想什么?
可到底那是皇帝,他们心中再多疑问,也不能直白地提出来,只能联起手来,屡屡向上进谏,言明太子成家立室的重要性,希冀皇上可以快些为太子殿下赐婚。
再想到那成婚好几年,至今膝下只有一女的直亲王,以及年岁渐长的诚郡王雍郡王,他们也不带犹豫的,直接一并上书了。
正经事一大堆,忙得他们焦头烂额的同时,还有精力操心着给几位皇子找女人的事情,只能说他们还是过于强大了。
可惜的是,不管是已经娶了福晋生了一个女儿的直亲王,还是未曾娶妻的太子、诚郡王、雍郡王,这几个人一个也不被他们逼迫到。
说不娶就是不娶,皇太子抗拒成婚,诚郡王和雍郡王就以兄长尚未完婚,他们岂可越过兄长的理由推拒。
直亲王更是大胆,直接当朝放话:“本王又不觊觎皇位,要生那么多孩子干什么?你们这么着急本王的子嗣,很难不让人怀疑你们的用心啊!”
此话一出,满朝文武都沉默了。
虽然但是,这话说的其实也没毛病。
不是很想顶着这个不怀好意的名头,于是朝臣便选择了忽略掉直亲王,转而全力死盯那三个没有福晋孩子的皇子去了。
康熙也很无奈,前朝臣子屡屡上书,后宫妃嫔也颇有微词,可偏偏三个儿子就是死活不肯把心思分点在成家立室上,这所有的压力扛在他一人肩上,可实在是叫他难顶。
“胤祉啊,胤禛啊,你们要不再想想呢?”
御书房里,康熙苦口婆心地劝着这两个还算听话的儿子。
胤礽那边他是劝不了了,那死孩子一听他提起这个话题,就给他甩脸色,直接装聋子。
也就三儿子四儿子会好好听他讲两句了。
——虽然也只是左耳进右耳出。
“汗阿玛,二哥都还没有太子妃呢,您干嘛老盯着我和四弟啊?”
胤祉现在的想法很简单,左右头顶上有太子二哥顶着,等太子二哥顶不住了,娶了太子妃以后,他再来好好思考一下自己的情况。
胤禛也很光棍,他直接摊开手,说道:“汗阿玛,儿子还没长大呢。”
后世的成年人都得到十八岁,他现在满打满算也就十六岁多,还没十七岁呢,娶妻生子这种事暂时还轮不到他身上。
康熙有点被哽住了,他知道四儿子是什么意思,很是无言以对地瞪了他一眼,“那也可以先定下福晋,培养几年感情再成婚。”
所谓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
康熙觉得这些都不是事儿。
胤禛却是眉梢一挑,笑道:“那汗阿玛,您先解决完二哥跟三哥的问题,再来解决儿子吧。”
反正天塌下来了有高个顶着,他上面还有二哥和三哥没有成婚呢,左右也轮不到他这儿来。
闻言,康熙又被噎住了,他看着底下长成灼灼少年的两个儿子,三儿子拉着二儿子做挡箭牌,四儿子拉着前头两个哥哥做挡箭牌,说来说去就是一个成婚的心思都没有。
这给他整的,都郁闷起来了。
“怎么你们都不愿意成婚了呢?”
“你们就不想念曾经的儿子女儿吗?”
他一颗抱孙子的心啊,都快支离破碎了。
听到问题,胤祉微垂眼眸,叹道:“汗阿玛,您看看大哥,若是想念曾经的孩子们,他也不会至今只和大嫂生了一个女儿了。”
只能说,他们到底是冷心冷情的,上辈子的儿女,都是上辈子的事情了,何必非要一步步都跟着上辈子来呢?
胤禛也叹,他想到了自己那早夭的嫡子弘晖。
事实上,历经三世,他已经不怎么想得起来弘晖长什么样子了,昔日丧子时的痛苦,至今时回想起来,好像已不太能感受得到了。
眼眸微阂,敛下眼底情绪,胤禛淡声开口道:“汗阿玛,您别急,说不定什么时候我们就想要成家立室娶妻生子了呢?”
“这种事逼是逼不得的,您再等个几年,可能几年后我们自己就着急起来了呢?”
他说得特别真诚,看得康熙特别眼疼。
“滚滚滚,你俩都滚,朕不想再看到你们了。”
挥挥手,嫌弃地打发掉这两个各有一番歪理的儿子,康熙忍不住抚额,他真是越来越不懂得儿子们的内心想法了。
哎,难道是他们之间有代沟了吗?!
越想越觉得心烦意乱,康熙的眼神落在那一大堆催婚皇子的奏折上,果断把它们都往地上丢了,“梁九功,把它们收拾了。”
催催催,天天催,他儿子们不想成婚,难道他这个老子还能强行逼迫他们不成?
一天天的正事不干,净操心着些没用的,果然还是太闲了吧!
爱新觉罗家祖传迁怒,康熙不去怪儿子们不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