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他思绪纷飞时,树根快步走来,呈上最新的一封信。
“老爷,您看看,这封信是赵高大人送来的。”
树根低声说,语气中不乏担忧。
楚知行接过信,仔细地拆开,浏览完信中的内容后,他微微皱起眉头。
赵高希望借助他的影响力,共同推动对大奉国的影响。
而楚知行很清楚,赵高只不过是想削弱新登基的女帝萧淑婉的威信,以达成他个人的权力野心。
尽管楚知行未曾见过这位女帝,但他想起之前从商旅口中辗转所得的关于她改革的举措,与自己推行的发展理念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这样的玄妙让他不由对萧淑婉心生敬佩。
“知行兄,你似乎有心事?”
张芸在窗外探头,好奇地观察着。
“是赵高,又来打他的主意。”
楚知行放下信,轻轻叹了口气。
张芸走进屋内,用力盖上瓶塞,说:“你可要谨慎应对,这可是个难缠的家伙。”
“我知道,不打算直接回应他。利用手头拥有的资源,我们可以更加专注发展,展示给他们看,何谓真正的前进。”
楚知行微微一笑,目光坚毅。
这时,院子外传来一阵马蹄声,伴随着阵阵清脆的铃铛声,楚知行的心动了动。
他知道这是萧淑婉的随从送来的信。
自从几次微妙的会面和讨论后,彼此已不再是完全的陌路。
信纸上,是她的笔迹,字里行间透露出对近期事态的关注与隐隐的倚重。
“楚大人,如今回看,我想我们甚至都无需太多言语,因为我们正寻求同一条改革之路。”
楚知行读完,嘴角浮现出一个会心的笑。
这不仅是一封信,更是一份交心的承诺。
他将信递给树根,“看来,前方有位值得信赖的盟友。”
一时间,白云悠悠,两国的命运因这样的一次通讯而微妙地改变着。
也许正如张芸的香氛一般,通过交融与创新才得以在纷乱天下寻得一片安然。
是时候着手与所有关心这片土地的人们一起,共同面对潜在的风暴。
凌云县在日升月落中继续着它的繁荣,而在这更为广阔的天地中,楚知行明白,他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他并不孤单。
三日后,清晨。
凌云县的小镇上,热闹非凡。
小贩们的叫卖声此起彼伏,街道两旁的百姓神情飞扬,仿佛一夜间生活有了盼头。
张芸住在知行府附近,每天经过街头市集,此刻看着人们的脸庞,心中的疑惑渐浓。
她轻轻提起裙摆,加快脚步往知行府走去。
一进府邸,便看见树根正忙着指挥一众家仆搬运物资,见到张芸到来,他立刻放下手中的活计,迎了上去。
“张姑娘,您这么早过来,可是有事?”
树根面带笑容,然额上隐隐的汗珠还未来得及擦去。
“树根,你解释一下吧。为什么最近镇上的人全都活力大增?听说是知行兄出了什么奖励措施?”
张芸双手交叉,微微挑眉。
树根闻言,若有所思地瞅了张芸一眼,随即释然一笑。
“其实,主公并未详细计划出所谓的奖励措施,是我见乡亲们有些懈怠,便假借楚大人的名义简单许诺了些许好处,意在激励士气。没想到,竟会引起如此反响。”
“这胆子也敢……”
张芸失声后,意识到自己的声音太大,惊恐地捂住了嘴。
她转念一想,这样的热情似乎对楚知行的改革方针有不得了的推动作用。
楚知行的书房内,阳光透过窗棂洒在案桌上,他正展开铺开的沙盘,细细勾勒出改良施工的蓝图。
听到轻微的敲门声,他抬头说道:“请进。”
张芸和树根相继走入室内,张芸抢先说道:“知行兄,这几日县上焕然一新的景象,咱可是头一遭见。虽说过程有些意外,但如此的结局倒是让人眼前一亮。”
楚知行微微一笑,目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树根的举动虽出乎我意料,却让我深思。如今既成全了士气,我们便要好生利用这一契机,不止为一时的繁荣,而是为更长远的目标。”
他在地图上指指点点,向张芸和树根解释道:“此处水利要加以改造,能增良田数倍,彼处坊间设置新制墨坊,带动市镇经济增长……总归是为此地百姓谋福。”
张芸和树根俱认真倾听,不由自主地对楚知行心中所绘的美好蓝图充满信心。
屋外,阳光愈益明媚,昭示着新的希望来临。
“对了,知行兄,那位萧淑婉姑娘有没有再传信?”
张芸话锋一转,似是无意间提起。
楚知行微微一顿,目光透过窗外,似乎看到更远处浮现的影像,轻声答道:“她在忙着治理她那一片江山,我们各有重担……不过,心意已然贯穿千里,这就足够。”
窗外,不觉间下起了细雨,滋润了院中的花草,一如凌云县在楚知行的治下,渐渐焕发出它的生机。
张芸赞许地望向楚知行,心中对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