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假太监:身份曝光,娘娘夜夜召见
  4. 第66章 国运的命脉
设置

第66章 国运的命脉(1 / 2)


“你有何事需要陈述?”赵枭问道。

周启答以严肃而恭敬的语句,“陛下,为了大王朝长治久安的考虑,臣提议您尽早选定太子。”

他进一步说明,“先立太子,奠定王权根基,使得皇位的继承有所依归。”

赵枭眉头微蹙,盯着周启,他的神情透露出的困惑中隐藏的是对决定的犹豫与内心的挣扎。

敏锐地觉察到这一层复杂心理后,周启眼中闪现过精明与深远的眼神,轻轻颔首,并低声劝说道,“陛下,您的子女是上帝赠予的瑰宝,请问您为何迟迟不选定太子?”他又补了一句,“在大王朝成立之初,王位的传承一直是国运的命脉。”

“太子不仅代表一个国家未来的期望与承续”,周启强调道,“他还将成为国家方针、政策的未来制定者。”因此,太子的选拔与教育至关重要,臣请求陛下及早作出筹划。”

"给未来的大子,留有足够的时光来锻炼与成长,以此保证大朝的千秋大业,长治久安。

接下来则是,提前确立大子,能够显着增强王室的团结合力与内在向心力,使得政权稳固无危,使大朝政局社会稳定和谐。"

周启的一席献策之词,不仅体现了他对国家未来的深度考量,同时也是作为朝廷对其皇帝的一片忠诚之心。

听见这些发人深省的话语后,坐镇朝堂的赵枭蹙眉凝思,鼻尖微向上挺直,并用细瘦手指不断敲着椅臂。他的脸上满是对周启恳求之辞的认可和思索,眉头逐渐松弛。

面对朝中首席中枢的周启,如果直接反对,恐将惹出是非。

周启之所以成为丞相的代理人,其实是丞相背后的深谋远虑的部署而已——他只是借助了周启的身份,为实现政治意图。

站立在皇座之前等待回应的周启见赵枭久久不语。稍许沉默之后,赵枭终于缓缓开口:

“吾深明卿之忠心,以及国事为重,替吾分担辛劳,提出如此精明合理的提议,确为上乘。”

但,”继续,他望向周启的目光变得更为深远,“吾已经对确立大子一事反复考量,深知此问题关联着我大朝的长远前程。”

接着,赵枭沉默片刻后再次出声,语速放缓而声音沉重:

“尽管卿之诚意十足,不过此事非同小可,现在并不是合适的时机。

我们需要更长久地考虑,对于确定大子的事情,万不可草率决策。”

在说出这句话的同时,赵枭挥了挥手以表示周启可以离开了。

向他鞠了一躬表示尊重后,周启缓缓站了起来退后一步,眼中余光与谢青岚相遇,两人默默交换了一个意思。

赵枭从宝座中起身,随后宣布“退朝!”的声音回响在宫廷内,大臣们纷纷离开轩陵大殿。谢青岚和周启作为最后一队人也走了出去。

面对赵枭,周启开口说道:

“丞相阁下,确立大子的决定尚在酝酿之中,请问您对此有何进一步计划?”

谢青岚露出一抹笑容。

“今日,周枢密师所表现之才,确立太子乃是重大国策,陛下必然需要审慎思考,在此之时,我们将观察局势发展,静待其果。”

对丞相的盛情赞誉表示了谦让。

随着大殿外的脚步离去,陈烨紧随赵枭左右,内心暗自筹谋。

对于韩楚嫣之事件的解救需早作安排,显然我应当将火势进一步燃炽使其更烈。

依据大的传统制度,皇庭于月初一和月中十五设有特别的皇家御宴。

自从太后遭到幽禁并见到韩楚嫣后的日子以来,赵枭便已很久未进入明华宫。

临近傍晚时分,坐在堆叠的奏章之间的座位上的赵枭,听见一旁低语提示“该是晚膳时间”。

赵枭放下了手中的卷档文卷,点点头。

“今日,是月首一日,陛下应与太后共享御宴并应在晚上去住于明华宫陪侍她。”

为什么?”他的疑问随之而发,

回答的则是陈烨。

遵照习俗,今日为新月,皇上应该与太后同用晚餐,晚上应该留宿于明华宫伴在太后的身边。

"不去!我见到她就心情烦乱,还得提起立太子的事情。"

“陛下,如果提起立太子的事弄得人心惶惶,完全可以不必!”赵枭带着笑容轻蔑地瞄了一眼陈烨。

“小烨子,您怎么看?”陈烨的目光坚定而又尊敬。

“今日朝廷之上的发言表明,首相建议立太子的事,看似合理正当。”

“但从小烨子的角度来看,并不全然是首相的意愿,似乎更多出自太傅与皇后的意志吧。”

“鉴于陛下为了国家倾尽全力,今日没有直截反驳首相的意见。”

“然而,假若皇后提及此事,陛下则可以明确回应。毕竟宫里之事不宜涉及太多政治。”

“陛下正壮年之际,且威武无比。”

“当前赵帝国国泰民安,彰显了陛下的英姿。”

“四海之内,无不是陛下国土;五湖之上,无一非臣服之士。”

“皇后渴望成为太子的母亲早已很久,如果您不希望现在就确立太子位,为何不停止她,以防止她借着朝堂中的言论再次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