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一下子来了精神。
双目之中,像是有光芒在绽放!
这个消息对他而言,实在来的是太过于突然!
太过于意外!
也太让人为之激动了!
封禅泰山!
古往今来,出现了多少帝王!
可是,能封禅泰山的帝王有几个?
特别少,特别少!
能够多封禅泰山的皇帝,那都是取得了,无与伦比的成就。
如秦皇,如汉武……
只要有足够大的功劳,才有资格前去封禅泰山!
甚至于就连唐太宗李世民这么一个,做出了足够大功绩的人。
想要封禅泰山,都要犹豫,怕自己功绩不够。
最终没有前去封禅。
从这里就能看得出来,封禅泰山的含金量到底有多高。
原本,听了韩成和朱元璋他们的讲述之后,他心里面对于自己的后世子孙,都已经绝望了。
只觉得,他们不把事情给干的太差,不要太丢人就已经够不错的了。
哪能想到,这个时候居然会突然之间,给自己来这么大的一个惊喜!
那畜生的儿子,居然封禅了泰山!
这个惊喜,可真太大了!
在为之惊喜的同时,也不由的有些好奇。
听他们之前所言,好像自己宋朝后面的皇帝是,一代不如一代。
自己就是自己大宋,最能拿得出手的皇帝。
怎么现在……又多出来了一个封禅泰山的人?
欣喜,茫然不解等诸多的情绪,出现在了他的心头。
让他一时之间,思绪万千。
都有些闹不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
朱元璋看看赵匡胤的反应,再来看看韩成。
在韩成说出来的话一瞬间,就想起了之前韩成给自己说朱瞻基是六边形战士,朱祁镇是大明战神时的事儿。
自己那个时候的反应和心情,赵匡胤比起来,那简直是如出一辙。
果然,给赵匡胤讲述过大宋所发生的那些事儿,还是要让这小子来说比较好。
这小子特别的会挖坑。
特别的会反话正说,给人带来惊喜。
没看这个时候的赵匡胤,显然都已经是入坑了。
被这混账小子给忽悠到了吗?
赵匡胤的心情,特别的复杂。
听他们二人之前所言,自己宋朝从开始到最后,都没有把幽云十六州给收回来。
那他还有什么理由,前去封禅泰山?
这事儿有些矛盾啊!
如此想着,随后又有一些别的想法,浮现在了心头。
应该是他在别的地方,做出来了极大的成就。
足够比得上收复幽云,达到可以封禅的程度!
也不是不可能!
当下,就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
准备接下来好好的听一听宋真宗、他的这个侄子,到底都干出来了什么惊天地泣鬼神,让祖宗脸上有光的事,
“至道三年,三月二十九日,赵光义因病驾崩。
当赵光义病危时,宦官王继恩。与参知政事李昌龄、知制诰胡旦、文士潘阆谋立楚王赵元佐为帝。
李皇后也有此倾向,却又动摇不定。
命王继恩召宰相吕端入宫,商议对策。
吕端察觉到不寻常的信息,先是偷偷在笏板上写了“大渐”二个字。
派亲随催促赵恒进宫。
然后将王继恩软禁于诏书阁,自己则入宫与李皇后进行了一番论争。
迫使其同意立赵恒为帝。
是为真宗。
但吕端并不完全放心。
因而在真宗既立,垂帘引见群臣时,他却平立殿下不拜,请求卷帘,自己升殿审视,确认是赵恒后,方才降阶。
率群臣拜呼万岁。
由于吕端的措施恰当,避免了一场一触即发的宫廷变故。
次年,赵恒改年号为咸平。”
这吕端,倒是一个忠心耿耿之人。
为人有勇有谋。
如果不是他,一个弄不好,大宋的皇位继承,就要再次流血,充满了各种的厮杀。
一场宫廷政就所难免。
而自己大宋的一代英主,也会因此而坐不上皇位。
可当真是凭借一己之力,替大宋挽回了诸多的损失。
不仅仅是赵匡胤心中如此想,朱元璋朱标等人心里面,也是相似的想法。
“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
一句曾经看过的话,从韩成口中脱口而出。
这话说出之后,几人都是不由的眼前为之一亮。
只觉得这话说的甚是精妙。
鞭辟入里。
“妙言!”
“妙言!”
赵匡胤忍不住拍手称赞。
“韩小友果然妙语连珠。”
这个时候,赵匡胤在知道了自己大宋,后面的皇帝出现了一个封禅泰山的英主,心情都好了不少。
都有心情在这里夸赞起韩成了。
韩成闻言忙摆手道:“这话可不是我说的。
而是一位,特别有智慧的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