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禧元年腊月,东京城的校场上异常热闹,周边围满了喝彩的百姓,纷纷都为一位白袍小将喝彩。只见这位小将有诗云:“白马银枪少年郎,威风凛凛战沙场。保家卫国雄心在,英名传颂震四方。”
这位小将名叫杨宗保,乃是杨延昭之子。他自幼习武,熟读兵书,练就了一身非凡的武艺。此次在校场比武,他一路过关斩将,表现神勇。
林宇也在人群之中,看到杨宗保的英姿,心中大喜。他深知大宋如今正需要这样的年轻将才。
比武结束后,林宇派人将杨宗保请到了王府。
“杨小将,今日在校场之上,你的表现着实精彩。”林宇称赞道。
杨宗保拱手道:“王爷过奖,宗保不过是略尽绵薄之力。”
林宇笑道:“本王看你武艺高强,智谋出众,不知可愿为大宋效力?”
杨宗保毫不犹豫地回答:“宗保愿为国家赴汤蹈火,在所不惜!”
林宇点头:“好!本王相信,你定能成为大宋的栋梁之材。”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真宗说道,皇叔,何喜之有?八贤王说道,我大宋江山可保,陛下又新添一虎将。杨家宗保有当年老令公之风范,陛下可以给予重任啊。
真宗微微颔首,目光中透露出思索之色:“皇叔所言不无道理,这杨宗保确实英勇非凡。只是,朕还需再观察一番,方可定夺。”
八贤王拱手道:“陛下圣明,不过如今边境战事吃紧,杨宗保在前线屡立战功,若能委以重任,必能鼓舞士气,震慑敌军。”
真宗点了点头:“此事朕会斟酌。”
几日后,前线再次传来捷报,杨宗保又一次大败西夏军,收复了数座城池。真宗龙颜大悦,当即决定在朝堂之上商议对杨宗保的封赏与任用。
朝堂之上,群臣议论纷纷。
“杨宗保年少有为,战功赫赫,应当重赏。”一位大臣说道。
“然其资历尚浅,若晋升过快,恐难以服众。”另一位大臣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八贤王站出来说道:“诸位,如今正值国家用人之际,杨宗保之才能有目共睹,若因资历之故而埋没人才,岂不可惜?”
真宗说道:“皇叔所言甚是。杨宗保保家卫国,英勇无畏,朕决定封他为骠骑将军,统领一军,继续镇守边境。”
圣旨下达,杨宗保感激涕零,立誓要为大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杨宗保受封之后,更加尽心尽力地操练兵马,加强防御。西夏军听闻杨宗保受封升职,心中忌惮,一时间不敢轻易来犯。
然而,好景不长。辽国见西夏与大宋交战,认为有机可乘,集结大军,准备南下。
边境告急的消息传到京城,朝堂之上一片哗然。
真宗忧心忡忡地问道:“诸位爱卿,如今辽军来犯,当如何应对?”
八贤王说道:“陛下,可命杨宗保率军抵御辽军,同时在国内调集兵马,以备不时之需。”
有大臣反对道:“杨宗保刚刚镇守一方,此时又调他抵御辽军,恐怕不妥。”
八贤王反驳道:“杨宗保能征善战,若此时不用,更待何时?”
真宗最终采纳了八贤王的建议,命杨宗保率军北上抵御辽军。
杨宗保接到命令,毫不犹豫地率领麾下将士奔赴前线。
战场上,辽军气势汹汹,杨宗保沉着应对,指挥有方。宋军将士在他的激励下,奋勇杀敌。
经过数日的激战,辽军始终无法突破宋军的防线。杨宗保看准时机,率军反击,打得辽军丢盔弃甲,狼狈而逃。
这一役,杨宗保再次名震天下,大宋的边境也得以暂时安宁。
真宗对杨宗保的功绩大加赞赏,杨宗保在大宋军中的威望也越来越高。退朝后,林宇回到王府,他看到杨家后继有人,人才辈出,不由的感慨万千,想当年,金戈铁马,老令公金沙滩一战。
那是一个阴云密布的日子,狂风呼啸,吹得旌旗猎猎作响。大宋与辽国在金沙滩摆开阵势,一场惨烈的大战一触即发。
杨令公杨业率领着杨家七子,个个英姿飒爽,视死如归。他们身披厚重的铠甲,手持锋利的兵刃,眼神中充满了坚定和决绝。
战鼓雷鸣,喊杀声震天。辽军如潮水般涌来,黑压压的一片,让人望而生畏。但杨家将毫无惧色,杨令公一声令下,杨家军率先发起冲锋。
杨大郎杨延平挥舞着长刀,率先冲入敌阵,所到之处,辽军纷纷倒下。他的勇猛激励着身后的将士们,大家紧跟其后,与辽军展开了殊死搏斗。
然而,辽军人数众多,且训练有素,杨家军逐渐陷入了困境。杨二郎杨延定和杨三郎杨延安见状,左右夹击,奋力杀敌,为大哥解围。
杨四郎杨延辉和杨五郎杨延德则守护在父亲杨业身边,他们沉着应对,抵挡住了一波又一波的攻击。杨六郎杨延昭和杨七郎杨延嗣年轻气盛,杀敌勇猛,在敌军中如入无人之境。
但辽军狡诈,他们设下了重重陷阱。杨家军在激战中逐渐被分割包围,局势愈发危急。
杨业看着陷入苦战的儿子们,心急如焚。他大声喊道:“孩子们,为国尽忠的时候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