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国家有钱,但粮有点不够吃,想去买粮吃,可没有粮票,只能买高价粮。
本村的村民有的还不卖给他,主要是一些地方开始批斗地主,资本家,大家尽量避开与成份不好的人相处。
去外村买太难。这日他背着小半袋子玉米面回村,迎面走来一位穿军装的人。
王建国本能的想露个笑脸上去搭话,后看清对方的相貌后,拉下脸来快跑了。
李万泉也本想跟同村人打个招呼,没想到这小伙子变脸跑了。
这会儿他去村委问一下给两个孩子迁户口的事儿。
方橙本人不同意自己迁户,但同意孙子孙女跟李万泉落户县城。
李万泉转业回乡,安排到原兵役局现在的武装部当参谋。孩子的户口可以随他落户。
“怎么,我那老姐姐不走?”刘爱党说道。
李万泉说道:“我娘舍不得这生活了大半辈子的村儿。讲什么人老不离乡的。”
刘爱党表示明白,痛快的给向青兄妹把迁户证明开好,还邀请李万泉去他家吃顿饭。
“这几日忙些,等我安顿好了,一定与刘叔好好喝酒聊聊,我老娘在村里还麻烦你多照顾呢。叔到县城开会可以去找我,我请您吃国营饭店。”李万泉虽拒绝了吃饭,但又续上了人情往来。
…………
趁着还没开始收粮吃食堂,方橙家日日飘香。
周围人家闻着香味,以前还嘟囔几句什么过今日不过明日,方老婆子成日抛费。
如今她儿子回来,还去过朝鲜打过美帝,那些酸话都咽回肚子。更替他打掩护说人家儿子十几年没回,吃点好的怎么了?
李万泉劝老娘:“娘,不用日日做,我们吃点啥都行。”
“美的你,我这心疼几个孩子。你看看燕宁和余安都瘦成光杆子了,县城里那两个成日的腿疼的,连动都不爱动。这个时候不给孩子补上,将来长不成高个。”方橙一边做一边絮叨着。
其实心里想过几天交锅交粮的,你想吃都没得吃了。
…………
过了三天,一行人又上城了,这次跟着大队去县城买耙犁的骡车去的。
每人都背着一布袋干粮,方橙还提两罐咸菜。
这一路上,徐会计和李万泉相谈甚欢,都约好了晚上再捎带他们回村。
方橙见李万泉这十几年已经历练出来,就没有说教,当一个乐呵呵的老太太挺好。
到红旗高中外,正好是中午放学时。那向青的大高个,一眼就看到了。
这次倒是燕宁和余安主动迎上去,接哥哥姐姐到公园里“野餐”去。
这时近秋天了,正是天气好时侯,在小公园里吃饭正好。
李万泉看着狼吞虎咽的四个孩子,觉的自己的工资不知道养不养的起。
而燕宁则和大哥说起吃包子时吃葱还是吃蒜够味。
余安说两个都喜欢!
方橙想着今年多种葱姜蒜,明年都吃个够。
李万泉跟大儿和大女讲,以后他在城里上班,他俩的户口随他在城里。
“那奶奶的户口呢?”向东焦急的问。
方橙安慰她说:“我自己不迁的。如果我的户口也迁出村子,那咱们的祠堂,菜地就都归集体财产了。再说了,这世道几天一变,咱们也多准备。你们读书户口在城里划算!听我的。”
向青向东立马就同意了,奶奶话一般不会错。
下午李万泉去新单位报到,立马就办好入职,申请了住房。部长也是抗美援朝老兵,事儿批复也快,就在大院里给了三间正房四间厢房。
方橙看了后十分满意,问儿子啥时上班,上班前给两个小孙子报名上学!
这时开学还没几天,上学还赶的上。燕宁和余安都没上过学,偷识几个字,自然知道学习的重要性,得知要上学开心的不行。
…………
王建国这几日经常在村委转悠,想从进进出出人的只字片语中得到有用的信息。
他回到家到正房与躺正炕上抽旱烟的父亲说着这几日得到的消息。
王成银把烟锅在炕沿上磕了几下,才说道:“这是有大动作,这收粮收锅的,你和革命他娘这两日把粮藏村南老麻风家里,他家死绝了,平日也没人去。”
“好,今晚就去。爹,梧桐的婚事儿那老林家给一百块钱加两袋细粮。”王建国仿佛说的不是侄女。
“应了,毕竟他家是贫农。嫁了他家小子,将来也是革命他们的助力!”
父子俩决定了十六岁如花似月的孙女嫁给比叔叔还大的老光棍。
“这几日村里闲汉和多嘴的说酸话,你就别听了。”王成银开导儿子。
王建国摆手不在意,当年红霞姐救他的情谊,岂是那些粗鄙的人可以理解的?
红霞姐又给他生了四个小子,她的好别人不必知道。
…………
方橙晚上回家吃过饭,就收拾东西打算给儿子孙子们在城里安家,总觉的什么都缺。
打开儿子带回行李,一套毛选,一件军大衣,一套薄铺盖,三套军装,只有一套新的,其他的都打不少补丁。零零碎碎的针线包,牙刷牙巾,几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