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启和林浩兄弟两人离开了种着飞黄玉兰的院子,向东北方向走去,听小太监说那里有十几株望春木兰,同样是极品。
兄弟俩走在路上,林启的心思却还停留在刚才的院子里,玉兰树下那抹鹅黄的身影让他久久难以忘怀,如一束耀眼的阳光,照亮了他的心湖深处。
林宇对这嫡长孙管束极为严格,林启这些年的心思也都放在勤学苦读上,这还是第一次对一个女子动心思,心绪难免有些不受控制。
林浩敏锐地发现了兄长的失神,想到刚才的场景,不由得在心里叹了口气:一向刻板的兄长难得动心,可这次动心注定是个错误。
与乍然见到心动女子被迷了心神的林启不同,林浩已经通过种种细节猜到了蓝敏仪的身份。
林浩自幼对探案断案感兴趣,立志于任职于刑部或大理寺,对于二孙子的志向,出身于刑部的林宇很支持,且充分为他提供了便利。
从十岁起林浩就时常参与到案件的侦破中,培养出了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准确的判断能力。
观察身处的环境,以及审视遇到的所有人已经成了林浩的习惯。
刚才见到门口的小太监时,他就猜测里面不是普通人,毕竟太监虽身份卑贱却是皇家的仆人,一般宾客没资格让他们在门口支应。
待见到园中人,隔着二十几步,他就看清了那女子的装扮,虽不是按品级的着装,但那极品贡缎及宫廷内造的首饰也能说明其是皇族中人且身份高贵。
再通过身形举止,林浩轻易就断定那女子是个习武之人。身份高贵且习武的皇族女子,也就只有宣和公主蓝敏仪了。
林启平常也是心思缜密的,但今天一见到蓝敏仪,四目相对间只觉见到了命定之人,无法抑制的心潮起伏,忽略了周边的环境,也忽视了关键信息。
林浩看着林启眼中的神采,突然有些不忍开口打破兄长的美梦,算了,反正用不了多久,他就该知道实情了。
等到皇后娘娘驾到,众人参拜后起身,林启就见到了站在皇后娘娘身边的姑娘,也知道了她的身份,宣和公主殿下。
林启只感觉沸腾的心里被人灌满了冰水,倒满了失落、沮丧和遗憾。
毫不夸张地说,从初见到现在,不到两刻钟的时间里,林启已经幻想到两人子孙满堂,白头偕老了。
更是打定了主意要勤奋温书,誓要连中三元,才好请祖父寻媒人上门提亲,不至于辱没了心仪的姑娘。
结果美好的幻想在第二面就成了泡影。
在林启因希望落空而低落万分的时候,蓝敏仪也终于在林然旁边看到了刚才那个吸引她目光的公子。
看那站在一起,容貌有些许相似的三位公子,蓝敏仪反应过来,这人是林然的兄长。
相较于林启的巨大失落,蓝敏仪只是有些遗憾,可惜了,好不容易见到一个合心意的,还是林家的。
这赏花会本就是给年轻人交流的,金绾怕有她在场众人不自在,所以略坐了坐就找理由回去歇着了。
皇后娘娘一离开,气氛确实轻松了不少,虽然皇子、公主还在,但都是年轻人,总有些共同的兴趣爱好,少了些让人正襟危坐的威严。
熟识的人相约游玩,吟诗作画的、高谈阔论的,也有饮酒投壶,喝茶下棋的。
难得见了个感兴趣的人,却是个接触不得的,蓝敏仪情绪有些低落,看样子她是不够幸运了。
蓝敏仪不合群地坐在了小山坡的凉亭中,摆出一副生人勿近的架式,打量着下方的热闹,却不打算参与进去。
未来天子面前,青年才俊们不可避免地要显露显露学问,万一入了贵人的眼,前途也就有了。荣晟泽也乐得配合,学着那文会的样子开了场辩论。
林启虽明知无望,但仍不可自控地寻找蓝敏仪的身影,见她在凉亭中,林启不知出于什么心态,就想学那雄孔雀开开屏。
这场辩论,素来低调而名不见经传的林大公子大放异彩,与都察院能言善辩的御史齐延正辩了个不分上下,惊艳了众人。
蓝敏仪全程围观了这场辩论,本来只是觉得林启长得合心意,如今是越看越满意了。而且以她敏锐的感知能力,早发现了他假装不经意的目光追随。
“诉心,取杯玉兰酒过来。”蓝敏仪陡然有些惆怅,刚心动就要停止,很想要喝一杯。
诉心端来了一壶玉兰酒,给她斟了一小杯,清澈的酒液带着浅淡的紫色,在洁白莹润的细瓷杯中盛满了诗意。
这是园中的宫女自酿的,取最好的紫玉兰花,封坛埋在地下一年的时间,酿出来的酒只有淡淡的酒香,不醉人却韵味悠长。
蓝敏仪将酒杯端在手中,细细品着,看着正在做画的林启,林启画两笔就会微微抬头,装作不经意地看看凉亭中,偶尔四目相对又会很快避开。
两个人都清醒地知道不可能,却又不可避免地相互吸引,少年少女初次青涩的心动就带着酸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