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姑跑到学校告诉顾老师,爷爷奶奶同意她带着三姑来上学了,顾老师带着二姑去找校长说明情况。校长是我们本村的人,和我们家是邻居,对我们家情况也了解。不用顾老师费多少口舌,校长就答应了二姑的请求。
从此以后,二姑上学,就天天带着三姑一起去。上课时,老师叫同学们读课文,三姑也有样学样跟着一起念。老师让学生们做习题时,三姑就拿着二姑给她的旧石板,用土坷垃在上面画圈圈。别看三姑只有五岁,在家里也闹腾,在教室里上课的时候,坐在那里一声都不吭,比真正的学生还安静。没有人教她,自己看着老师在黑板上写,她把十个数字写的有模有样。二姑看她写的认真,就不再给她用土坷垃,和我爹一起去地里给三姑找豇垃石用。
那个时候,孩子们上学,一二年级都不用作业本。大家都是拿着一块石板,拼音汉字数学题都在上面写,写完了一擦还能用。条件好的人家,会花个一毛两毛的,给孩子们买石笔用。家里条件差点的,连石笔都不买,孩子们自己去黄土地里找花生豇豆大小的料姜石,我们这里叫它豇垃石。用它天然的棱角,在石板上写字,和买来石笔一样好用。
以前,我爹和二姑写作业的时候,三姑自己还在院子里玩会儿。自从有了二姑和我爹捡来的豇垃石,三姑写字的兴趣更高涨了。她不但写数字,还看着三姑语文课本上笔画简单一点的字,让二姑教她写。
在三姑教室后面坐了不到一年,她不但把十个数字都学会了,一些笔画简单的字也会写了。三姑学的课文,学生们都还没有念熟,她只凭着自己的记忆,都能背下来了。看到三姑那么聪明,爷爷非常高兴,又带着点遗憾。
“咱三妮儿生来就是个念书的料,放到有书的地儿她就能念。要是搁在古代,保准能考上秀才进士,就是在前几年,说不定也能考上大学,可惜现在不兴考大学了。”
上大学都是凭成分和表现保送的,我家的孩子虽然都很本分实诚,除了二姑不爱学习,其他几个学习也都不错。但是我家成分是下中农,离贫雇农还差一点。村里贫农雇农家的孩子都不是每家都有机会保送上大学,我家的孩子更是想都不用想了。
“虽然不兴考大学了,多认几个字,始终是没有坏处的。像二混儿叔,要是能多识几个字,也不会白白丢了命。”
奶奶安慰着爷爷,她说的二混叔,是村里的一个去世好几年的老人。那时候村里还没有医生,村里人生病,轻了在家里硬扛,重了去公社的医院。二混儿家里就他自己,怕生病了没有人管,每次去赶集,就从公社的医院了里买一些常用的药。医生怕他弄错了,每种药的袋子上都给他写了药名,功效和用法用量也写的清清楚楚。那年秋天,他在地里吃多了生花生,回到家拉肚子,他把家里以前存的两片药吃了,吃完不但不管用,反而拉的更厉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