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死后,唐朝的政权进入了“梦想大舞台,有梦你就来。”的状态里。
先是韦后临朝称制,想要学习自己的婆婆。被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发动“唐隆政变”送走。
李旦复位后,太平公主想着自家母亲武则天登基为帝,也想要效仿,和李隆基二人在朝堂上打的不可开交。李旦夹在妹妹和儿子中间里外不是人,将自己还没坐热乎的皇位传给李隆基。
可惜太平公主没有掌握军权,在政治斗争中落败,被赐死在家中。
至此唐朝的政权才从武则天去世后稳定下来,而李隆基也登上了历史舞台。
李隆基,他真的活的太久了,但凡早死个二十年左右,他的风评将会好上无数倍。
他出生时正是多事之秋,武则天刚把上一任皇帝废为庐陵王,告密之风盛行,无数人遭到迫害。
在他五岁时,他父亲李旦被祖母武则天废除帝位,没几年他的母亲因为被人诬陷“厌蛊诅咒”被杀。
经过一系列的政变、政变、政变。李隆基彻底掌握了权力,初掌大权的李隆基看着乱的不成样子的官场开始了整治。
在这个时间段,李隆基选人就好像先知一般。先是任用姚崇为宰相,在姚崇帮助李隆基贬逐功臣、杜绝斜封官、整治外戚让国家慢慢进入了正轨后因为打击政敌、搞小集团等因素下台了。
李隆基又看上了为人耿直,讲原则的宋璟,因为宋璟性格的缘故,他一边继续实行姚崇时期好的制度,一边重视对人才的选拔,因为工作失误和过于守旧不再适合这个工作,被皇帝罢免。
很快张说这个文武全才进入了他的视野,经过张说的辅佐开元盛世发展到了极点。张九龄也被他提拔出来做了宰相。
在他的励精图治和四位贤相的辅助下唐朝到达了顶峰。
看着如此繁华的长安,李隆基开始满足了,奋斗什么奋斗,我努力了这么久,不就是为了享受享受。
在没有经过仔细查证的情况下,听信自己宠爱的妃子所言,一日杀三子。历史罕见,让人瞠目结舌。
您就真的是纯粹的政治生物啊!你爹在你祖母的压迫下活了那么多年,都没求过你祖母什么,在他退位给你后求你放太平公主一马,不要杀了她都没见你手软过半分。你要说太平公主涉嫌造反,危及皇位也可以理解,但你杀了自己三个儿子这个是真的让人无法理解。
私德上在武惠妃死后,将自己的儿媳招进宫中。朝堂上直接罢免张九龄等官员,请问你是被夺舍了还是被人控制了,你清醒一点好吗?
任命李林甫和杨国忠为宰相,你是有多恨你的大唐。
(杨玉环和杨国忠两个人的关系真没大家想的那么好,俩人是同族兄妹,他们的曾祖父是同一个人。
杨国忠能当上宰相有杨玉环的关系但真不大。杨玉环还没得宠前,人家就已经在朝中担任官职了,他更多靠的是个人努力和政治联姻。杨国忠在财政管理上是真有两把刷子的。)
在奸臣当道下,唐朝爆发了安史之乱,这场战乱表面上持续了八年才结束,实际上一直乱到了唐朝灭亡都没解决,只是后面皇帝特意避开装看不见罢了。
但我们只看这八年。
李隆基在执政后期开始享受生活,想要让下面人玩平衡,自己躺赢。
安禄山凭借着自己的机灵聪慧和金钱开道朝堂上的官员基本没有不说他好话的。也靠着自己多财多艺,唐玄宗也极其宠信他,让他身兼多职。
这就让杨国忠心生不满了,陛下的心就这么大,除去每日的吃喝玩乐,还能剩下多少地方是来放我们这些臣子的,只要我杨国忠不死,你们这些人永远别想上位,疯狂打压安禄山。
而安禄山是一个手握实权的节度使,手底下握着唐朝近三分之一的兵力,岂能受这个气。于是联合了契丹突厥等组成了15万的大军,以讨伐杨国忠为名,发动了叛乱。
当安禄山造反的奏报传来时,李隆基整个人都不敢相信,一直坚定的认为是有人想要陷害自己的爱卿,只要有朕在,你们休想欺负他。
直到多日后才确定安禄山是真的反了,赶紧招来宰相杨国忠商议对策,派人对付叛军。
因为唐朝的精锐边军距离太远,只能在当地临时招募士兵,面对安禄山的精锐大军自然不是对手,将领选择坚守潼关,将其堵在这里。
但唐玄宗听了监军的诬告,直接以“失律丧师”为由处斩封常清、高仙芝。
就是偷偷问一句,你是不是觉得节度使太多了,所以和安禄山在背后合谋好,两个人里应外合,把朝堂上你看不顺眼的人全都干掉。
不是的话为什么要把哥舒翰在潼关取得的优势扔出去。
人家好好的守住潼关,他安禄山完蛋不是早晚的事情吗?朝廷对叛军可以输无数次,但叛军只要输一次或时间长了军心自然就散了。
前线将领甚至上书给你分析“安禄山起兵叛乱肯定是做了充足的准备,一定要小心中计。更何况对付这些叛军,我们只要凭借潼关天险守着,过不了多久,叛军就要发生内乱。”你非要让人出去打。20万唐军出潼关,果不其然中了埋伏,逃回潼关只有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