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西瓜熟了,田野里翠绿一片,又圆又大。
看起来很喜人。
头茬瓜开始上市,风华村西瓜品牌活动,一直在紧锣密鼓地筹备。
有些心急的人摘了一些,用平板车拉到集市上。
黄二来和石莲花起了个大早,拉着平板车,屁颠屁颠,赶到花旗镇菜市场。
放眼一看,黄二来忍不住骂起来:“玛德,哪来这么多。”
阳光刚普照,街道两边已经排满平板车,满眼的大西瓜。
车旁边,都是农村夫妻,在擦着汗,很多就着冷水啃着饼。
黄二来靠近一位六十几的大爷,递过去一支烟,套近乎:“叔,这瓜感觉有点多。”
“可不是嘛,我种西瓜很多年,这个时间段,今年瓜特别多。”
“是不是今年种瓜的多,而且大丰收,风调雨顺,长得好。”
“一部分原因。”老人很健谈,抽着烟:“还有原因就是不久前那场大雨,许多瓜被淹过,提前熟了。”
“水淹的瓜,不好吃。”
黄二来拍了拍自己车上的瓜:“你看我这个,听起来脆脆的。”
“可买的人不识货。”大爷摇了摇头:“等着吧,水淹瓜放不长,拼命砸价,今年不会有好价钱的。”
果然,等到七八点,街道上开始上人。
卖瓜的死命吆喝起来,价格也变得越来越低。
那些水淹过的,有个保本就很满意,总比烂在手里强。
好瓜也跟着倒霉。
低价,黄二来卖得很心疼,干脆和石莲花拉着平板车,走街串巷吆喝:“大西瓜,又甜又沙,绝对没有淹过水,先尝后买。”
一直到午饭时候,瓜才卖了一半。
在一个小巷口,石莲花忽然放下平板车,趴在一根电线杆上,一阵呕吐。
“快歇一歇。”黄二来指着个阴凉地方:“是不是中暑啦。”
“不是。”石莲花摇了摇头。
“那就是吃坏肚子了。”黄二来想了想:“早饭也没吃什么啊,就是稀饭萝卜干烙饼。”
“你就不能想点好的。”石莲花白了一眼黄二来,脸上难得出现娇羞:“已经吐几天了,估计我是……有了。”
“什么?”黄二来惊喜得跳起来,一把抱住石莲花,转了几圈。
“放我下来,放我下来。”石莲花捶着黄二来的脑袋:“别动了胎气。”
黄二来小心翼翼,把石莲花放在平板车上:“你别动,我拉着你。”
中午,黄二来特意带着石莲花在饭店吃了顿好的。
饭后,还剩一些西瓜没有卖完,黄二来就拉着车返回。
一路哼着歌,兴高采烈。
回到村,黄二来一直拉着石莲花到乔宇家,刚靠近门口,石莲花就开心地叫起来:“乔宇,我有啦,我有啦。”
哗啦,屋内走出一群人,都是本村的村民。
看着乔宇,石莲花忽然一阵尴尬。
乔宇更尴尬,挠了挠头,扫视一眼:“她有没有可和我无关。”
“你他么想得美。”石莲花忍不住自己笑起来:“我是说那位道士的方法靠谱,有机会替我感谢他一下。”
“那道士云游去了,哪里去找。”乔宇看着满身汗水的黄二来:“你们俩屁颠屁颠,不会就是来报喜的吧。”
“不是,不是。”黄二来擦一把汗水:“我是来告诉你,今年的瓜,在花旗镇没法卖出好价钱,要卖,换个集镇。”
“换了也没有用。”夏翠莲从后面走出来,扫视一眼:“这几位都是从不同集镇回来的,都差不多。”
“这他妈辛辛苦苦,要亏本。”
有人已经焦急地骂起来,大家都是来商量办法的,人越多心里越堵得慌。
“大家别急。”夏翠莲急忙安慰:“西瓜品牌推广就要开始,只要名声有了,就会有搞批发的过来拉,到时候也不用辛苦奔波了。”
“翠莲,这真的行吗?”
有人疑惑地问,种瓜很多年,农村都是散户,还真没批发商到田头。
今年大规模,如果活动不成功,那么多瓜,后果不堪设想。
“一定行。”
夏翠莲语气坚定,毫不犹豫。
其实,她心里也直打鼓,没什么底。
在村民面前却不能表现出一丝一毫,她是种瓜带头人,也是大家的精神支柱。
“明天,我去趟县城,探探行情。”乔宇插言:“顺便落实一下广播电视台宣传情况,最迟后天,我们就搞活动,准备一炮打响,大家就等着数钱吧。”
乔宇一边说一边舞动着手,充满鼓动性,那感觉,似乎大把钞票已经摆在桌上。
在风华村,乔宇现在就是风向标。
年龄不大,但他是致富能手,养猪大户,成功人士。
他的话,让大家吃了颗定心丸似的,村里人心地质朴,刚刚愁眉苦脸,很快露出笑容。
离开的时候,甚至谈论着钱怎么花。
去县城卖瓜,几十里路,拖拉机必不可少。
乔宇打了个电话给砖瓦窑厂的高爱林,高爱林倒是很爽快:“尽管用,我家买了台新的,这台就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