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四合院:我奶奶可是聋老太太
  4. 第120章 格桑的歌声
设置

第120章 格桑的歌声(1 / 2)


第二天一早,李秀秀就在甘大姐揶揄的笑意中跟着沈经国上了自己的那辆牛车。

牛车的数量是之前汽车的两倍还多,现在一个车上也就坐了七八个人再加上行李。

李秀秀将自己的行李扔在了牛车的最里面,然后小心翼翼的给前面驾车的老农了一块白面锅盔,“老伯,我的东西可能有些多,您别介意!要是有难走的路,我就下来走。”

那老农拿着这一块白面锅盔,舔了舔嘴唇,将饼子放在了鼻子下闻了闻,就塞到了自己随身带着的包里。

“没事!我这牛正是壮年的时候,拉个千八百斤的东西不成问题。要是有那上坡的路,不但你得下来走,你们全部人都得下来走。”

老头用着西北的方言,即使是努力的矫正这口音,李秀秀依然没听懂。

正在李秀秀有些不知所措的时候,格桑走了过来。

“秀秀,这位老伯说的话你不太懂是不是?有什么需要交涉的,你可以跟我说,我帮你跟他说。”

李秀秀赶紧的将自己的话又给她说了一遍。

格桑在两个人之间传话,很快就将老农说的话和李秀秀说了一遍。

等老农人走了,李秀秀小声的问格桑:“怎么刚才我说的话他能听懂,但是他就是不会说汉话。”

“这边的人,年轻的基本上都是会听会说,岁数大的,和汉人接触的多的,就是会听不会说,那种生活在村子里的,就是彻底的不会汉话了。”

单晓阳在边上笑了笑,“你听没听过那句话,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乡音难改!到了哪里都不例外。”

李秀秀想着后世那些外国人在中国住的时间久了,连自己的母语都忘了的视频,顿时心里觉得,这事儿还是吸引力不够。

要是会说普通话就能给一头牛,那么每个人不就争着抢着的去学了么。

但是这话,她也不能再这儿说,只能是笑了笑,然后一起上了车。

……

青海这边的路还是比较平坦的。

出了西宁就沿着古老的商道往青海湖那边走。

这几天的天气还是比较晴朗的。

李秀秀和格桑还有单晓阳坐在牛车最后面末梢那边,晃荡着腿,听着格桑唱着藏歌。

格桑的声音很好听。

和这高原的天气和晴朗的蓝天完美的契合。

阳光从稀疏的云间洒落,金色的光线在广袤的草原上铺开,与远处连绵起伏的山脉交相辉映。

沿途,偶尔可见牧羊人挥动着长鞭,羊群如同流动的白云,在已经有些泛黄的草场上悠然自得。

风,带着淡淡的草香和泥土的气息,轻轻拂过他们的脸颊,让人不由自主地深呼吸,仿佛能吸进整个高原的清新与自由。

李秀秀、格桑和单晓阳,三人在这宁静而壮美的旅途中,享受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和谐与宁静。

格桑的歌声随风飘扬,时而高亢激昂,时而低回婉转,仿佛是大自然的一部分,讲述着这片土地上古老而又美丽的故事。

她的嗓音中蕴含着对这片高原深沉的爱,每一个音符都跳跃着对生活的热情和对未来的憧憬。

李秀秀望着远方,目光穿过无垠的草原,似乎能看见历史的长河在这片土地上缓缓流淌。

她轻声说道:“这里的一切都那么纯净,让人的心灵都能得到洗涤。”

单晓阳点头赞同,眼中闪烁着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向往,“是啊,这样的旅途,让人忘却了城市的喧嚣,仿佛能触碰到最真实、最质朴的生活。”

高原的空气比较稀薄,而且太阳直射严重。

好在这是冬天,气温也就七八度的样子,大家包的严严实实的,也感受不到紫外线的强烈。

李秀秀用手在自己的头顶搭出了一片阴凉,朝着远处的山脚下看去。

那边是先头的炊事班已经在那里搭起了锅灶。

这边的海拔大概在两千五百米左右,做饭还是没有太大问题的。

到达炊事班的临时营地时,只见炊烟袅袅升起,与蓝天白云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别样的风景画。

等大部队到了这边的时候,炊事班已经将汤和窝头准备好了。

这次的汤是野菜汤,里面加了一些辣椒油,吃起来辣辣的,让人浑身冒汗。

李秀秀身旁的小战士张伟吸了吸鼻子,似乎已经能从空气中嗅到那股诱人的辣味。

他笑道:“这辣汤一下肚,再冷的天气都不怕了。咱们炊事班的手艺,可真是没的说。”

其他人闻言,也不由得露出期待的笑容。

尽管身处条件艰苦的高原,但这份简单而温暖的食物,总能给予他们莫大的慰藉与力量。

阳光斜洒在蜿蜒的山路上,给灰白的岩石镀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辉。

李秀秀注意到,不远处有几个战士正小心翼翼地搬运着没用完的物资,他们的身影在高原的广阔背景下显得既渺小又坚韧。

她心中涌起一股敬意,这些最可爱的人,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依然保持着不屈不挠的精神,为了使命而默默奉献。

“咱们过去帮帮忙吧。”李秀秀提议道。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