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很快到了十月,十月国庆节刚过,院子里就发生了两件大事儿!
一个就是轧钢厂要组织人手去哈市的轧钢厂去学习和帮忙的。
这些人去了是要在哈市轧钢厂工作四年的。
哈市靠近苏联,那边的工业标准比北京的高,工资也比北京的高。
报名是自愿的,但是只有一个人没办法自愿,那就是何大清。
何大清作为食堂的大师傅,本来按照他的手艺,升级成食堂主任是完全够格的。
但是他来轧钢厂的时间太短了,资历不够。
负责后勤的主任主动的找何大清谈了,只要是能去哈市四年,回来就能给他提食堂主任,还能给他分房子。
何大清想了想还是同意了。
另一件大事,则是关于技术革新。
厂里决定引进一套先进的生产设备,以提升整体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设备更新,更被视为推动整个轧钢厂迈向现代化的重要一步。
为确保顺利过渡,厂里计划派遣一批技术人员前往德国进行为期三个月的专业培训,学习如何操作与维护这套新设备。
这次机会对于技术人员来说,无疑是职业生涯的一次重大飞跃。
他们将直接接触到国际领先的工业技术,归来后将成为厂里的技术骨干,引领轧钢厂的技术革新。
竞争激烈,名额有限,每位有志于此的技术人员都需经过严格的考核筛选,提交个人技术报告,最终由厂领导和德国专家共同决定谁能踏上这次海外求知之旅。
在这样的背景下,整个轧钢厂的氛围变得既紧张又充满期待。
员工们茶余饭后的话题总离不开这两件大事,无论是即将远赴哈市的人,还是有望出国培训的技术人员,都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
人们在讨论中不仅寄托着对个人前途的美好祝愿,也充满了对轧钢厂未来的无限憧憬。
何大清的决定,在食堂内部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同事们虽然不舍,但也理解他的选择,毕竟这是个难得的晋升机会。
他开始着手准备,在自己走的这几年的时间里,将食堂大师傅的工作准备交给何雨柱。
何雨柱现在在酒楼那边当二厨,因为是考了八级的证书,工资在酒楼一个月是三十七万多。
何大清也是和后勤主任保证再三,他才同意了让何雨柱先来跟着何大清做一段时间的饭熟悉一下。
如果是做的好的话,工资还给他按照酒楼的标准发。
至于技术培训的机会,更是激发了全厂技术人员的学习热情。
图书馆的技术书籍被频繁借阅,晚上和周末的加班学习成了常态,每个人都希望能在选拔中脱颖而出。
这种积极向上的风气,无形中提升了整个工厂的学习氛围和团队协作精神,为即将到来的技术革新奠定了良好的文化基础。
两件大事如同双轮驱动,不仅为轧钢厂的员工们开启了新的机遇之门,也为整个轧钢厂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与变革的动力。
易中海和刘海中两个人都是轧钢厂的钳工。
这俩人现在是天天比拼着谁在轧钢厂工作的更晚,做的更好。
此次前往德国参加培训,其中还有一大部分重要条件便是需要具备教导徒弟的能力。
毕竟,除了自身能够领悟并掌握全新的理念之外,更为关键的在于回国后能够将所学知识传授给其他工人。
易中海只有一个徒弟,此人便是贾东旭。
然而贾东旭确实是令人失望透顶。
他倒不是整日游手好闲,而是这个人是太不思进取了。
每天除了认认真真的干自己手头那点活儿,多出一份力他都不愿意。
相比之下,刘海中的那些徒弟可就大不相同了。
如今,刘海中的徒弟们基本上都仅比刘海中稍逊一筹罢了。
虽说刘海中平日里喜好动手打人,但对待自己的徒弟倒是颇为上心。
他的这帮徒弟也都相当勤奋刻苦,即便是其中有些徒弟在某些领域略显愚钝,他们也心甘情愿花费大量时间去弥补不足。
所以,这些日子以来,贾东旭每天都会被易中海紧紧揪住留在车间里。
倘若无法制造出品质更高一级的物件,那就绝对别想离开。
这个时候,易中海甚至已经无暇顾及家中的老婆孩子,他全心全意、不辞辛劳地亲自指导着贾东旭制作零部件。
就为了能在考核中能多占一些比例。
易中海的手艺其实不错。
之前姜秀娥没有怀孕的时候,他教贾东旭还算是挺用心的。
自从有了孩子以后,他也不去抓贾东旭的工件了。
贾东旭自从体验过那种无拘无束的感觉之后,再让他重新投入到学习当中,简直犹如登天般困难。
此刻的他只觉得自己的脑袋一个比两个大。
"师父啊,我实在是无能为力啊!我的脑子现在完全就是一片混乱,您就算是拿刀架在我的脖子上逼着我学,我也是学不会的啊!"贾东旭满脸痛苦地哀求着易中海。
这章没有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