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子里的灯一盏盏鳞次栉比亮了起来,门口的石灯笼,灯柱下悬挂的落日灯,屋檐下的福字灯笼。暖黄的灯光照亮了整个院子,像是太阳初升的时候一般。
“俊阳,带弟弟妹妹们放焰火去。”贾大夫人笑着摆手。
贾俊阳躬身对着母亲行了一礼,“走,玩去。”
贾俊杰最积极,蹦起来扯着贾俊阳就走。贾宛晴连忙跟上,贾俊亭贾宛霖跟长辈们行礼之后也紧随其后。
夏初看了贾青芜,见她摆了摆手,也追了上去。
前院宽敞,花木也不多,最适合干这事。下人们将焰火搬出来放在廊下,任由主子们随意挑拣自己喜欢的来放。
火药管制严苛,一般人买不到。家里有喜事的都是烧几节竹子听个响,夏初就没见过几次。
贾宛晴却对这些东西如数家珍,一样样给夏初介绍,还问她要玩什么。
这些焰火名起的五花八门的,什么金盏银台,天地灯,水浇莲,还有地老鼠,水老鼠,白牡丹,黄蜂出巢……
夏初根本对应不上,只能摇摇头,说自己先看看,等会儿再来挑。
她这样说,贾宛晴便点点头,挑了自己喜欢的拿给哥哥放。她虽然喜欢,也害怕炸着自己,从来都是让哥哥们放。
贾俊亭接了,拿过下人手里点燃的香,挨个给妹妹放。
夏初看着绽放的火树银花,惊叹这个时代就有这样美丽的焰火。翠花给她搬来个椅子,让她坐着观赏。
贾宛晴蹦跳着拍着巴掌,小嘴就没闭上过,不断发出惊叹和惊喜的笑声。
贾俊亭难得没有制止她,依着妹妹的意思,把她想看的全部放了一遍。
贾俊杰根本不用人帮忙,自己噼里啪啦放了个痛快。
“宛霖想看什么?哥哥给你放。”贾俊阳看向妹妹,询问道。
贾宛霖抿着唇笑了,小声报了几个。
不绝于耳的爆炸声中,眼前是不断开放的烟花,颜色花样没有现代那么丰富,却也别有一番美丽。
夏初捧着手炉,想起张昼。二哥现在在做什么?上门请了好几次过来吃年夜饭,他都推辞了。她本来都想好去陪二哥过了,他却劝她留下来。说好不容易回到贾家,再说明年开春就回去,一顿饭而已,他自己吃也是一样的。
贾青芜都说陪着夏初去张昼那边吃饭,张昼却又说那天约了人喝酒。问是谁,他只说自己不认识的。
夏初觉得二哥很奇怪,刚到徽州还经常上门。这段时间去找他,人经常不在,叫他就说忙,也不知在忙什么。大过年的,谁陪他吃饭喝酒啊?别人不要过年吗?不会是为了让我安心,骗我的吧?
张昼倒是没有骗她,还真是有约了。
此人叫姚鹤之,一个人住在孔圣庙里读书。两人在诗会上结识,志趣相投引为好友。
姚鹤之家中人口众多,叔叔伯伯,哥哥弟弟嫂嫂妹妹,一大家子没有分家。他嫌闹腾,便搬来了这孔圣庙,只为安心读书,好准备次年的科考。
至于他过年为何不回去,还邀请张昼一同吃饭喝酒。张昼没有多问,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何必戳人痛处。
姚鹤之庆幸有张昼这个好友相伴,过年不至于太过孤单。
孔圣庙不忌讳荤食,两人买了一些酒菜,就在姚鹤之房间里吃吃喝喝。上头之后,姚鹤之大声吟了几句诗。张昼安静喝酒,想起临安的家里人。
夏初在贾家的日子,他亲眼见过,倒不怎么担心。
初一,贾青芜一个出嫁的女儿,也没什么地方要去。就待在家里,家里的外甥外甥女大清早过来拜年,她就分发红包。
夏初记挂着张昼,跟贾青芜说了一声,带上厨房做好的饭菜,就去找哥哥了。
张昼喝到半夜才回来,这会儿刚醒来,头一阵阵胀痛。仆人端来醒酒茶给他喝了,不过没什么用处。
“张公子,表姑娘来了。”下人来报,张昼整理了一下表情,笑着迎了出去。
“二哥!”夏初快步走过来,还未靠近就闻到一股淡淡的酒味儿。顿时皱起眉,“你不会刚回来吧?还带着酒味儿。”
张昼侧头闻了闻,没闻出来。诧异道:“夜里就回来了,沐浴更衣才睡的,还有味道?”
“有一点点。”夏初不客气的坐下,“吃过了没?我带了午饭。”说着她招招手,翠花将食盒打开,将菜一道道摆了上来。
张昼有些哭笑不得,“怎么还带了饭?”
“我特地叫人做的,都是你爱吃的。”夏初白他一眼,“昨日叫你不来,昨天可多好吃的了。我一样吃一口就半饱了,可惜你没口福。”
张昼失笑,心道谁像你那么贪嘴,有什么可惜的。不过他没说出来,拱了拱手道:“多谢小妹记挂了。”
“头疼吧?脸色不太好。”夏初盯着他看了几眼,先给盛了一碗汤,“先喝汤,暖暖胃。我回去给娘告状的,你喝这么多。”
“这么大了还告状?”张昼知道她是说着玩,只觉得心暖,接过碗喝了一口。没喝出是什么汤,但口感浓郁不油腻,胃里的确舒服了一些。
“你就仗着娘不在吧?”夏初瞥他一眼,又给他夹了几样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