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组的问题分析会上,曾主任的话几乎句句掏心窝子,把每位老师的不足具体分析到哪一句话规不规范,哪一个教学方式恰不恰当,师生活动时长分配合不合理,哪一道选题科不科学,哪一个板书合不合适。只能说细微到家,手把手地和老师们探讨,很多老师都是第一次接触到如此细致的评课。
整个分析讨论完全是围绕全面提高课堂效率而讲。在分析完毕老师们的不足以后,曾主任特意表扬了小李和付老师。表扬他们在课堂上灵活合理的调控课堂,既活跃了教学氛围,又充分展示了学生学习成果。
在正反两方面的分析和展示后,曾主任最后讲:“今天我们的研讨会开得很扎实,我相信老师们通过学习已经完全了解自己在教学上面的优点和缺点,接下来更艰巨的任务是在教学具体实践中一边学习一边纠正不足。”
“我们一定要把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个教学改革的终旨始终放在心底,无论我们如何运用何种教学方式,无论我们如何分配师生活动时长,我们的目的都是为了学生在课堂的学习更为有效。”
“许校对我们初中数学组报以极大的期望和信心,我们不应当辜负领导的殷殷期望。我相信初中数学组是有觉悟的,是有战斗力的,只要我们真正动起来,我相信数学组能够打一个翻身仗!”
汪主任完全赞成曾主任的发言,并勉励老师们在下周的抽查中顺利过关。
第十周周周三、周四,研培室进行第三次全员课堂实录抽查,结果如下:语文组有一位位老师的课堂被评为“低效课堂”,数学组有一位老师的课堂被评为“低效课堂”,英语组老师全部过关,理综组有一位老师的课堂被评为“低效课堂”,文综组有一位老师的课堂被评为“低效课堂”,艺体信组全部过关。
整个中学部本次抽查有四位老师的课堂被评为“低效课堂”。从第一次抽查有十二位老师不过关,到第二次抽查有九位老师不过关,到第三次抽查仅有四位老师不过关。数据实实在在地说明中学部的老师们正在聚焦教学改革。
这几个周,老师们明显发现许校“走进课堂”的频率高了许多。他听完每堂课后都要和老师交流,而且,先前和许校打过交道的老师都发现了许校身上出现的一种变化。以前许校点评课堂显得些许生硬、严厉,现在却充满了鼓励和温情。
中学部的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发现了身边x的变化,这种变化是能够用肉眼看得见的方式在一点一点的积累。相较以前,老师们变得更加积极,大家在积极讨论课堂教学的细节,积极认真备学情,积极商讨每一种题型的不同解法及思路……大家好像在追求着什么,每一个人都不甘落后,都在奔跑着,思考着。
没有哪位领导逼迫老师做什么,但是老师们专研教学的热情持续不减。
这一个月许校的心情出奇的好,教学改革从刚开始的步履蹒跚到今天终于步入正轨。
尽管有这样那样的小问题,但是老师们已经明白这样一个事实:谁都不能阻挡教改的推进,也没有任何老师还质疑教改的意义。至于效果,很多老师都坚信,只要坚持,就一定可以出效果。
很多老师都在教改中收获了和原来不一样的成功体验。这种成功的教学体验进一步促使老师们义无反顾的投入到进一步探索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活动中。
很快,半期检测的时间就来到,曾忆乡正在琢磨用什么样的方式检验一下教改的效果。汪主任敲门进来了。
“老曾,你对半期检测有没有啥子考虑?”曾忆乡没想到汪主任竟和他想到一块儿去了。
“有,但是不知道可不可行,我还在犹豫。”曾忆乡笑着对汪主任说。
“莫非我俩想到一块儿去了?”汪主任吃惊的说。
曾忆乡道,“那你先说”
“要不我们用一下外校的试题,我们自己淬淬火?”汪主任说出看法。
“嘿,还真的跟我想的一样。”曾忆乡大喜。
汪主任叹了一口气,“不过,我有很大的担心。”
曾忆乡也有此思考,于是对汪主任说,“你先说说看。”
“我担心画蛇添足,本来是好心,如果搞成弄巧成拙就不美了。”汪主任看了曾忆乡一眼,说,“你看啊,现在老师们的心气儿都很高,都想着好好干一场。如果要采用外校的试题,从淬火的目的看,最好用名校的,因为这样更能够淬出好钢。可是我们的教改才刚刚进行四个周,学生们夯得住吗?要是考试成绩下来一塌糊涂,会严重打击师生们的教改情绪。我们好不容易开了一个头……。”
果然担心是一样的,汪主任担心的,恰恰也是曾忆乡担心的。
但是,从内心讲,曾忆乡很想采用外校的试题。想了想,他说:“教学改革的成功与否都是要通过考试来检验的。从目前看,我们似乎取得了一点的进步,但是这种进步到底有多大,靠谱不靠谱,说实话,我们心里都没有数。为了弄清楚教改的真实情况,为下一步教改找对方向,我认为采用外校的试题有必要,这样对所有老师也算公平。”
“至于我们的担心,你看这样可不可以,把教研组长召集起来开个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