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晏带着边境大捷的荣耀回到京城,京城百姓夹道欢迎,欢呼声此起彼伏。皇帝在宫中设宴,为禾晏庆功。
宴会上,禾晏身着战甲,英姿飒爽,众人纷纷投来敬佩的目光。皇帝亲自举杯,赞扬禾晏的功绩:“禾爱卿,此次边境之战,你功不可没,朕要重重赏赐于你。”
禾晏跪地谢恩:“多谢陛下,此乃臣分内之事,能保家卫国,是臣之荣幸。”
然而,在这看似荣耀的背后,却隐藏着危机。禾晏的功绩引起了朝中一些大臣的嫉妒和恐惧,他们担心禾晏功高震主,威胁到自己的地位。
其中,以丞相王崇最为忌惮禾晏。王崇在朝中势力庞大,党羽众多,他暗中与一些心怀叵测的大臣勾结,密谋对付禾晏。
不久之后,京城中开始流传一些关于禾晏的谣言。有人说她在边境拥兵自重,意图谋反;有人说她贪污军饷,中饱私囊。这些谣言愈传愈烈,一时间,禾晏陷入了舆论的漩涡。
禾晏深知这是有人故意陷害,但她相信清者自清,并未过多理会。然而,皇帝却开始对这些谣言有所耳闻,心中也对禾晏产生了一丝疑虑。
王崇趁机进谏:“陛下,禾晏如今声名远扬,百姓对其尊崇有加,恐生异心。”
皇帝皱了皱眉:“丞相何出此言?禾晏刚刚为国立下大功。”
王崇道:“陛下,功高震主之事古已有之。如今禾晏在军中威望极高,若不加以防范,恐日后难以控制。”
皇帝沉默不语,心中开始动摇。
与此同时,禾晏在军中的一些改革措施也触动了部分将领的利益。他们纷纷向皇帝上书,指责禾晏独断专行,破坏军纪。
面对种种压力,禾晏决定当面向皇帝解释清楚。然而,皇帝却以政务繁忙为由,拒绝接见她。
禾晏心中感到一丝悲凉,但她并未放弃。她决定从调查谣言的源头入手,找出幕后黑手。在林羽的帮助下,禾晏发现这些谣言大多出自王崇一党的手笔。
王崇一党为了抹黑禾晏,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他们雇佣了一些地痞流氓在街头巷尾散布谣言,还买通了一些文人墨客撰写诋毁禾晏的文章。这些文章在京城中广泛传播,让禾晏的名声受到了极大的损害。
禾晏得知此事后,怒不可遏。她决定不再坐以待毙,要主动出击,揭露王崇一党的阴谋。她开始收集证据,准备在合适的时机向皇帝呈交。
而王崇一党见禾晏没有被谣言击倒,反而开始反击,他们决定加大力度。他们伪造了一些所谓的证据,诬陷禾晏与敌国勾结。
这份伪造的证据被呈交到皇帝面前,皇帝看到后,心中的疑虑更甚。他开始怀疑禾晏的忠诚,对禾晏的态度也变得冷淡起来。
正当禾晏准备收集证据,揭露王崇的阴谋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发生了。
边境再次传来急报,敌军卷土重来,而且兵力比上次更为强大。皇帝紧急召集大臣商议对策,王崇趁机提议:“陛下,此次边境战事危急,需派一员大将前往抵御。禾晏虽有战功,但如今身负诸多争议,不宜再用。臣举荐兵部尚书之子刘勇,此人熟读兵书,定能胜任。”
皇帝犹豫了一下,最终采纳了王崇的建议,命刘勇率军出征。
禾晏得知此事后,心急如焚。她深知刘勇此人并无实战经验,难以应对敌军。她再次求见皇帝,陈述利害。
“陛下,刘勇将军虽熟读兵书,但从未经历实战。边境战事危急,容不得半点差错。臣愿再次出征,保边境平安。”禾晏言辞恳切。
皇帝却冷冷地说道:“禾晏,你如今身陷谣言,朕如何能信你?刘勇将军乃朕亲自选定,你不必多言。”
禾晏无奈,只能退下。
刘勇率军出征后,由于指挥不当,连连败退。敌军势如破竹,边境城池接连失守。
消息传到京城,皇帝大怒。王崇却将责任全部推到禾晏身上:“陛下,都怪禾晏此前在边境留下隐患,才导致此次战败。”
皇帝龙颜大怒,下令将禾晏打入大牢。
在牢中,禾晏悲愤交加。她一心为国,却遭此陷害。牢房阴暗潮湿,散发着一股刺鼻的气味。禾晏身着囚服,头发凌乱,但她的眼神依然坚定。
“我禾晏一生光明磊落,为国征战,竟落得如此下场。”禾晏喃喃自语,心中充满了不甘和愤怒。
但她并未绝望,坚信真相总有大白的一天。
林羽得知禾晏入狱后,心急如焚。他四处奔走,寻找证据,想要为禾晏洗清冤屈。
林羽先是找到了那些被王崇雇佣散布谣言的地痞流氓,通过威逼利诱,让他们说出了实情。然后,他又找到了一些被王崇买通的文人墨客,拿到了他们与王崇往来的信件。
经过一番努力,林羽终于收集到了王崇一党陷害禾晏的铁证。他带着证据面见皇帝,向皇帝详细陈述了事情的真相。
皇帝看完证据,恍然大悟,懊悔不已:“朕错怪禾爱卿了,速速将其放出。”
禾晏被放出大牢后,皇帝当面向她道歉:“禾爱卿,朕被奸人蒙蔽,让你受委屈了。”
禾晏跪地说道:“陛下能明察秋毫,臣已感激不尽。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