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京城外,三公率领百官,望着北边翘首以盼。
云中那边的战报,在陛下的誓言响彻天下后,也跟着传回了洛京,众人这才知道边境战况。
不止是又新起来了一支胡人势力,这势力还和燕国有勾结,这个信息让洛京官员们心下一惊,一想到皇帝就在蓟州,都开始后悔只派了姚章这些人,没直接派点兵过去。
半个月前,太尉刘奉也从云中回来了,大家也都从当事人这里,知道了云中那几日具体发生了什么。
在丞相忙着去安排人清点物资填补河南地的损失时,史官也恨自己骑术不精,不然的话死活也要跟着皇帝一起日夜骑马一起亲赴战场。
七颗天星连坠啊,这种天都帮忙的大场面,他,刁无忌,作为大晋史官,居然没能亲眼看见,实在太让他痛心。
于是这些天他就追着太尉问细节,把刘奉问的都看见他掉头就走。没得刘奉问,刁无忌就去问他手下的将领士兵,把士兵们都问了一遍,这些天才算老实下来,这会儿也安静的在百官队伍里迎接君王回来。
等到了巳时,远处开始传来马蹄声,风中飘扬的旌旗也越来越大
百官们越过前头眼熟的将领,看向他们身后骑在马上的青年,不由得生出几分欣慰之意。
总算是回来了,陛下。
从前冬至祭天后,基本上就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了,大家主要就等着过年,然后开春来忙活新一年的事。
但自从皇帝祭完天就走了,他们守在洛京皇帝上了前线,没经历过这种事的群臣简直度日如年,天天就担心皇帝有个万一,怕好不容易才稳定的大晋政局又起波澜。
好在等到今天,皇帝终于回到了他忠实的洛京。
确认皇帝状态良好,寒风里也看着身子骨强健没有什么问题,三公互相对视,放下了心,率领百官恭迎皇帝回京。
小白赶紧下马去扶年纪最大的丞相:“天冷风寒,诸卿都快起身,公孙丞相,让大家都回宣政殿吧。”
本来组织完了只要送皇帝回宫就好的公孙弘:“陛下,宣政殿?”
小白指向他过来队伍的后方:“燕地的罪人都带回了,该审该查,一切皆依晋律行事。”
他满脸诚恳的看向百官:“快过年了,这些琐事就不要拖到年后,年前这些时日,要辛苦诸卿了。”
别的官员什么表情不知道,但是负责司法的廷尉周离这一刻真的不想说话。
冬至到过年也就两个月的时间,但现在离年三十,只差三天了。
三日前,王归就派了一个一个手下先紧急回洛京,把他们的行踪先通知百官。
虽然小白真的不介意直接回来,但是王归、柳珀他们坚决拒绝,并表示皇帝出门是大大方方出去的,为了大晋亲赴战场,一路上都没有半点享乐,都是在做正事,理应大大方方回来。
于是收到皇帝行踪的大家大喜过望,立刻就来安排迎接事宜,既然陛下特意强调不要太大场面,那就击鼓鸣乐的环节去掉,怎么样也要百官一起出城迎接,以表尊敬。
关于燕地到底发生何事,这个探子也是有说的,但是知道的人仅限于官位较高的那几个,中下层的官员都忙着迎接去了,完全不知情。
当大家一个不落齐齐坐上宣政殿,官员们就相当于开了个大朝会。王归、柳珀几位将军的一起汇报工作,百官终于知道了他们从白登道去蓟州,一直到回京前发生的一切。
当听到蓟州民变,以及皇帝立誓后才知道的民变原因,众人无不惊愕。
他们知道皇帝一定是遇上了蓟州人,在蓟州遇上了不小的事,不然不会誓言立的那么大,但打死他们也没想到,蓟州的事能大到这个地步。
也是因为如此,哪怕是宗正卿在场,他也没说皇帝不该亲手斩杀燕王的事。
然后大的还在后面,蓟州上下官员还有武阳郡的那些事,更是让百官们听了骇然,完全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整个大殿上,除了将军们汇报的声音,其他人人全都不说话,大殿上安静极了。
史官刁无忌看看左右,起身去一旁看休假两个多月的起居郎怎么记录的,见到上面“帝令王归等述,群臣骇然”几个字,他眉一皱,抢了起居郎手里的笔,再后面又加上“无言”两个字。
起居郎怒视他,立刻抢回了自己的笔,但是给他也分了一卷空简和新笔,他是负责皇帝记录皇帝,史官是负责朝野大事,侧重点不一样,各写各的,别抢他的了。
御史中丞姚章去安排完那些犯人了,等他脱鞋上殿时,见到里面没人说话的安静场景,瞬间就明白同僚们这是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发表意见了。
于是他上前主动一拜:“陛下,燕地罪人们已悉数关押完毕。”
自己御史府的二把手回来了,御史大夫朱平也从恍惚中回过神来。
介于燕地的事情太离谱,离谱到朱平都在怀疑这是不是皇帝铲除旧燕势力的借口,但是看见姚章,朱平就明白这事是真的,他相信姚章的为人不会放任冤案不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