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飞升失败后成了小白皇帝
  4. 第72章 歌谣
设置

第72章 歌谣(1 / 2)


这次来蓟州,除了带上粮食物资以及押运的仆人牲畜,张宏带了家里两个叔叔和两个表弟;田家人少,田旻田章带了他们的孩子;杨颂和赵申都是带自己长子并家里两三个年轻人,孙令暻带上自己和父亲。

蓟州缺人,但这些人都是代表他们家族的,不能什么人都拉到皇帝面前。除了家里公认学问不错,能力也优秀的,还得是学过礼,会说话的。

渔阳县的一行人带着东西来了,几个当家人上前才和皇帝见了面,就被柳珀请去一边,跟着忙活起来。

一整天的时间,所有人都在干活,不是记录资料,就是带人清理蓟州城和燕王宫,然后拆房子。

是的,拆房子,拆的还是燕王宫,天子下的令。

王宫里砖瓦都拿去给王归,先把长城修补上;丝绸衣物收了,拿去蓟州城和人换了麻布,分一些给实在衣衫褴褛的百姓。

诸侯王才能用的器皿先收了封起来,这个不能乱动,但是看皇帝的意思,好像是后面都要熔了。

一天的时间下来,大家在各自忙着事情,有了人手之后柳珀坚决不肯再让皇帝坐在那里干这些小事,请他“上御督察”,就是好声好气求皇帝监督他们干活,别自己动手了。

不被允许折腾自己,也不能折腾干活人员的皇帝,只好折腾起了蓟州百姓。

百姓也不是就让他们在那干坐着,登记好了的被皇帝一起组织起来,被他教着唱唱时令歌谣。

一开始只是孩子们喜欢他,跟着他唱,小孩子唱的多了,大孩子也跟着唱,大人也就跟着唱了。

和《诗经·小雅·信南山》的“上天同云,雨雪雰雰,益之以霡霂。既优既渥,既沾既足,生我百谷”不一样,他们在哪儿唱的时令歌更好懂了。

“头九初寒才入冬,群山一夜白头翁。二九朔风寒难当,诸户垂帘遮门窗……”

这是初级的,等他们都唱会了,皇帝又教了他们升级的歌。

“五九四十五,树头清风舞,六九五十四,乘凉勿太迟……”

比起最开始只是数九跟着时令走,后面的《东九歌》与《夏九歌》都是带上了九相关的乘法。

不说几万人一起跟着唱,几千人在那里齐声唱这些不同的时令歌谣,也足够震撼的了。

过来监督士兵们运砖料的王归远远就听见蓟州百姓们的高声歌唱之声,上去一看,第一天见面时还死气沉沉的百姓,除了仇恨什么都没有的百姓,已然变了副模样。

现在的他们虽说还是蓬头垢面,瘦骨嶙峋的,但是没有了天天的绝望之态,一个个眼睛里都有了不一样的神采。

他为这样短时间之内百姓的转变而惊讶,抗拒去想深层次原因的他,下意识就更加崇敬起了皇帝。

不愧是陛下,得天眷顾,驭民有道。

柳珀看见陛下身边的都有一些匈奴人也跟着开口了,他们显然是不知道这些歌谣的含义,只是觉得在跟着唱歌而已。

冬夏数九歌也会了,显然皇帝又觉得无聊了,把不带节气的《九九歌》念出来教他们。

他的《九九歌》与周时《算法大成》的《九九歌》不太一样,更朗朗上口,36句口诀也变成45句口诀。

一边指挥安排人做事,还在一心二用听皇帝动静的柳珀手一抖。

基础的乘法而已,这些也都是会学的,皇帝的口诀虽说比他们多几道,但也不是什么很难的东西。

要说这些东西内容吧,数这玩意儿普通人肯定是接触不到,但与礼乐书御这些比起来,它算不得贵族专属,商人也是会的,何况皇帝也只是教他们歌谣,还是最简单的这些。

只是不知为何,柳珀看着干干净净却能和脏兮兮百姓混到一起的皇帝,内心尊敬他,认可他是个仁德之君的同时,也有微妙的不适应感。

这种感觉不是他一个人独有。

夜深了,被安排在蓟州城无人空宅里住下的渔阳前齐人也在讨论这个事情。

他们对皇帝以前没什么熟悉的,只是感慨他身为天子,却能如此把民放在心上。

杨颂感慨:“仁君也,明君也。”

他是齐人,自小除了贵族教育,学的也是溧阳学派的学说,认可的是民贵君轻的理念,也知道齐国和晋以及其他诸国君主都是什么样的。

就是太清楚了,才知道没有君王会认可他们的学说,再激进点想,除了周文王周武王之外,就在没有什么明君了。

哪里想得到,第五家这样向来不怎么讲究的,居然能出现第五小白这样的异类。

一想到张宏说起这位陛下的事迹和那道传遍大晋的誓言,他又释怀了。

这是真天子,只是第五家好运得了天子而已,天生贵人,是第五家高攀了。

赵申虽然开心第五家的这位皇帝没像他爹武帝那样难搞,但是也不是个能让人拿捏的:“经此一事,等蓟州稳了,陛下回洛京后,想必也更稳了。”

皇帝的行程并不是什么秘密,大家工作的时候也有和将士们聊天,听了他从云中而来的事。

这才登基多久啊,没正式继位前,就有了个他们都听闻了的孝女刘芍复仇案,才登第二天就出发御驾亲征抵御胡人,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