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樉看着一头雾水的朱元璋,嘴角微扬,露出一丝狡黠的笑容,随即继续解释道:“爹,您想想看,就拿帖木儿汗国为例,咱们费尽心思打下这块地之后,真的就能完全占有它了吗?要知道,这地方的百姓和我们语言不通、文化不同、信仰各异,我们又能在这里待多久呢?也许十年,也许一百年,但终究难以长久。”
朱樉端起茶杯轻啜一口,润了润喉咙接着说道:“若真想彻彻底底地掌控此地,必须得从心灵深处征服他们。让他们说汉语、行汉礼、学汉文化,不出十年,这片土地上便不再有突厥人、草原人、波斯人和阿拉伯人的区别,大家都是汉人!到那时,史册上会记载着此地本就是我大明固有的领土,而非侵略所得。”
听朱樉这么一讲,朱元璋顿时恍然大悟,不禁开怀大笑起来:“哈哈,还是你小子鬼点子多啊!居然能想出这种损招儿来!不过,你刚刚对那些人说的话,可千万别在咱大明国内说,太具有煽动性了,容易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老头子,你放心!这话也就在他们这一代里好使,而且大哥的执政水平你也知道,咱们大明现在的政策这么好,老百姓只要有一口饭吃,谁会闲的将脑袋别再裤腰上造反啊~!你要对大哥还有大侄子有信心!”朱樉的话让老朱一愣。
咦?怎么就是咱对标儿没信心了呢?
朱樉看了看外面的天,心想:“想来大哥派遣的人已经上路了吧”
。。。。。。。
二十天前应天皇宫的奉天殿广场上。
朱标身着明黄色龙袍,器宇轩昂地站在高台上,台下乌泱泱地站满了翰林院和国子监的学子们,黑压压一片,人数大约在两千人左右。朱标面带微笑,与这些年轻的学子们亲切地寒暄了几句,然后语气庄重地说道:“在那遥远的草原、西方的新版图,还有交趾宣慰司,我们大明的子民中有太多人不会说汉语,也不会写汉字。而你们作为读书人,应该知道读书人的使命是什么。那就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如今,大明需要你们奔赴各地,去教授那些百姓学说汉语、书写汉字。各位是否愿意前往?”
话音刚落,两千多名学子整齐划一地双膝跪地,恭敬地低下头,齐声高呼:“我等愿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一切为了大明!”声音震耳欲聋,响彻整个广场。
朱标激动得热泪盈眶,他站在高台之上,意气风发,豪情万丈。他用力地挥了挥手,大声说道:“好!不愧是我大明的莘莘学子!朕感谢各位为大明所做出的牺牲和奉献!”
后面,两千多人分开北上前往草原,坐船南下去往交趾承宣布政使司,骑上马西行从乌斯藏承宣布政使司与察合台承宣布政使司。这几个地方从自愿上缴到武力收缴交出各种书籍。刘三吾与宋濂被招回来修改史书。
。。。。。。。
设拉子港口竖起了大明旗帜,此地交给了傅有德,同样是给他留下了两万大明骑兵驻守,其余在朱元璋的带领下出发伊斯法罕城。
伊斯法罕城同样拥有古老的文化,这里曾是多个王朝的都城,之前帖木儿攻下了塞尔柱帝国后,这里曾是帖木儿的屠宰场,七万波斯人死于帖木儿的刀下。据蒙脱说,这里被损毁严重,并没有大军驻扎,回报的探马在城外远远的转了一圈并未发现军队的踪迹。
(伊斯法罕城是在1387年被帖木儿攻占,因为这块国家实在是太多了,南瓜就直接略过了,感谢您的理解!)
大军畅通无阻的进入伊斯法罕城中,看到从街边百姓那麻木的眼神以及孩子眼中的惊恐,朱樉叹了口气,自己虽然不是什么圣人,但是战争对于平民来说跟地狱也没什么区别,如今也就大明军队在改革下军纪严明不会骚扰平民,这要是换做别的军队入城,那后果可想而知。
破败的房屋,衣衫褴褛的平民,看的朱元璋直皱眉头,从残垣断壁中发现,这里曾经是一个堪比设拉子还要繁荣的城市,就在半年多以前被帖木儿损毁。
依旧是那个套路,不过蒙脱从突厥语换成了波斯语,因为大部分人只会说波斯语,这些平民从麻木到双眼炙热,到最后的泣不成声,当他们发现西征大军给他们食物时,更加确信了大明帝国是神派来解救他们的。
这可能是西征以来最无趣的一次占领,但是也让朱元璋触动最大的一次,虽然语言不通,但是眼前这些人让朱元璋想起父母家人饿死后的自己,同样是麻木、绝望。
西征大军又一次停驻下来,一方面是要等候蓝玉率领的军队前来会合,另一方面则是需要收集更多关于奥斯曼帝国的情报。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奥斯曼帝国的地图在马什哈德城外混乱中丢失或者损毁了。
最终,他们只能依靠蒙脱的回忆来标记出几个重要地点,而更详尽的情况则必须等到抵达加兹温城才能了解清楚。
加兹温城以其坚不可摧的防御工事而闻名,由于急于追击帖木儿,他们选择轻装上阵,只携带轻便武器前进。尽管火器营的火炮由骆驼牵拉,但它们的行进速度远不及战马,无法跟上大部队的步伐,所以火炮都跟随蓝玉南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