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乔木。
满身泥污和血渍的士兵,重新从泥坑中站起。
德国人的第二次攻势,已经被借助步兵们用生命完成的掩护,成功实现侧翼伏击的苏军坦克分队击退。
而在苏军坦克迅速后退,重新隐藏自己,并躲避德军又一次的报复性炮火覆盖时。
泥坑与木头组成的散兵防线,再次藏入了,内外都已经开始发生转变的苏军士兵。
(一些解释:
1、步兵第75师
之前已经提到过步兵第75师,是第4集团军直属的预备队师。
而对巴巴罗萨开始前,正在扩军改革的苏军来说,这种身份对该师兵源和装备水平的影响可以类比,西方面军主力机械化第6军,与西方面军预备队机械化第17军的装备水平差距就可以得知。
前者兵力基本满员,拥有上千辆坦克,近百辆kv坦克,近二百辆t-34坦克。
后者兵力只是一个架子(只有基干军官,士兵不足),一共拥有36辆坦克。
当然相比装甲部队,步兵部队的这种差距会好一些,但步兵第75师(编制员额6000人),与在边境线上被德军胖揍的步兵第28军的两个师(编制员额12000人)比,兵力和装备水平最多也只有前者的一半。
可以说边境地区的苏军在边境防线被德军偷袭击碎后,很难再次封堵防线有很大一部分原因,要归咎于苏军的二线师是比边境上水平不行的师,更加糟糕的存在。
至于苏军为什么采取这种编制方式,实际和苏军基干制建军思路有关。
即作为经济技术落后的一方,特别是经历了内战时期举世皆敌状态的苏联人没有指望,也很难做到通过部队质量压倒西方那些质量建军的国家。
因此苏联人只能将希望放在用源源不断的后备力量来压垮敌人,所谓还可以的质量,加上“无穷无尽”的数量、用最大的力量去打败最弱小的敌人,以期苏维埃政权能在强敌环伺的世界存活。
但苏联在刚刚建立时,又是一个相对落后的国家,农业人口即使是在集体农庄改革后也不可能降低多少,这让苏联如果想要发展全国经济,就不可能在平时维持“无穷无尽”的数量。
(伏龙芝在1925年的改革,将当时的苏军从550万压缩到56万就是这个原因。)
于是苏联人就选择了基干制与普遍军事训练制度相结合的方式。
在所有主力师内部培养两套军官班底,这样当需要扩军的时候,就可以将多出来的军官拎出来组成架子师,然后再动员接受过普遍军事训练的预备役来填充这些师,最后使用封存的老旧装备武装他们,以实现部队的快速扩张。
当然这样搞出来的师战斗力自然不能指望有多高,而巴巴罗萨开始的时刻,又恰好卡住了苏联人这样扩充军队的tig,正好是大量架子师只有架子,且架子本身的强度还因为“大清洗”而不达标,导致陆军整体战斗力处于低谷的时刻。
不过当德国人三板斧砸完,却发现自己只砸进了苏联欧洲部分2000公里纵深的不到一半时,这种体制带来的超出德军思考能力的苏军部队数量,便开始真正发挥作用了。
只是这种体制,也让苏联为了打赢卫国战争(间接为了全人类的命运),几乎流干了一代人的鲜血(战后的苏联直到1959年才恢复战前人口)。
这种情况从更大尺度的历史上,为未来的苏联走向衰落,埋下了和二战法国因为一战人口断层而光速投降一样的伏笔。
大量牺牲在东线战场上的优秀青年,让联共(布)到了苏勋总时代(勋总1963年上台,正是二战时期20岁上下的军事人口,成为社会中流砥柱的时间),出现了严重的青黄不接,并间接导致了苏联的改革走向僵局。
附录:
二战苏联18亿人死亡2600万(800万为军队),144人口损失;
二战东大4亿人死亡1600万+(330万为军队),4+人口损失;
二战米国13亿人死亡38万(几乎全部是军队),027人口损失;
二战德国6600万人死亡800万左右(400万左右为军队),12人口损失;
二战日本7100万人死亡250万人左右(185万左右为军队),35人口损失。
苏联、东大损失为各类估计数字中较保守的,比最高估计值低了200万,其余国家损失数字或许不准确,但绝对不可能让人口损失比例数据误差达到数量级。
而这些数字代表的意义不言自明。
2、在历史中犯下暴行的地点
历史中攻陷别廖扎之后,德军进行了屠杀,约有8000余名受害者,与之对比的是,该城在2010年的人口为29万。
因此历史中的苏联在战后,在当前战场位置,修建了一座纪念大屠杀受害者的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