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宁十三年二月十八日,今日是今年会试的最后一场考试结束的日子,学子们终于被放出贡院,回家等到二十九日放榜。
“出来了,出来了!”
武宁侯府的人一早就在贡院门口等着,迎着寒风站了许久才看见景毅安的身影从贡院里走出来。
景毅安远远就见着了家人身影,脚步越发急快,到近前先向长辈行礼问安。
今日景家大房倒是到的齐全,就连出嫁的景涵颖也来了,她也是前年才嫁给了礼部尚书徐家之子徐轲。
林姨娘也在后面,她见着自己的儿子给秦氏行礼,唤她母亲,一时觉得心绞痛,只是景辅年还在前面,她也不敢放肆。
一家人上了马车,三个男人坐前面一辆,秦氏和她的儿媳女儿坐一辆,林姨娘一人坐一辆。
景辅年和两个儿子坐在一辆马车里,问了一个古今中外考完试,家长都会问的一个问题:“我儿对此次科考可有信心?”(你觉得你这次考得怎么样啊?)
“还未曾到放榜的日子,儿子不敢妄下断言。”(老师还没改呢,我怎么知道?)
景辅年也觉得现在问还为时过早,也怕给孩子压力,故而说道:“‘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此次不中也不打紧,你还年轻呢,有的是时间。”
景毅霆在旁边不赞成的说道:“爹,这种不吉利的话您怎么能说呢?七弟有八斗之才,此次必然能榜上有名!”
“弟弟在此谢兄长吉言。”景毅安拱手道。
景辅年斜觑了大儿子一眼:“啧,你也是在锦衣卫办事的,什么时候信这个了?”
景毅霆叹了口气,委屈巴巴的说道:“娘和我媳妇这几日都在为七弟求神拜佛的,一些不吉利的字都不许讲,就连祖母都跟她们一样。爹你这几日都在军中练兵不知道,儿子在府里,日日吃定胜糕都吃到吐了。”
景辅年的眼中带着点幸灾乐祸,亏了他聪明,一早就躲到军营里去了。
想当初他二弟景辅高科举的时候,他娘就是这般,到了他儿子、侄子这一代又是如此,也算是有经验了。
“得了得了,你娘和你媳妇说什么你照做就是了,自家娘亲、媳妇的有什么委屈的。”
说话间,马车已经停了,众人下了马车,进府里,就直奔老夫人岑氏的院子里。
荣福堂里,岑氏正端坐在太师椅上,她手里抱着她的曾孙景毅霆的大儿子景祐霖,才刚刚六个月。
方才醒了,正用两个葡萄一样的大眼睛认真的看着自己的曾祖母,时不时的笑一笑让老人家开心。
岑氏下首两旁坐的是她的两位儿媳,萧氏和蔡氏,正焦急的盯着门口。
忽而,一个小丫头进来传话,说是都回来了,二人这才放下心。
不到片刻,景辅年就带着自己的妻儿回来了。
先给老夫人问了礼,这才坐下与老人家闲聊。
岑氏见寇氏和景毅霆回来了,就把景祐霖还了回去,她年纪也不小了,景祐霖那么个半大小子,抱着一阵,也着实累得慌。
她望着景毅安慈和的笑道:“安哥儿这次可是受苦了,这几日可得好好补一补。”
“劳祖母惦记了,孙儿这几日过得也不算苦,母亲准备的都很齐全,比之其他学子,孙儿的日子过得还不错。”
这话也不是景毅安要说秦氏的好话,这是实话,科举在二月里,虽已立春,可照样冷得厉害,该下雪一样会下,莫说是清晨、傍晚,便是正午也得穿着件夹袄才行。
这还是在外头,贡院里冷得就更厉害了,尤其是夜间,屋子里炭火也没有,有的学子家境不好的,别说是棉被,便是棉袄也未必有一件,只能生生挨着。
就是自小吃过苦的,也未必受得了,一冻也得得风寒,一病就得影响考试了。
亏了秦氏给他准备的齐全,光厚实的被褥就有两床,还有两件厚实的袄子和护膝,就连吃食糕点都是精细准备的。
因此这几日景毅安还真的没怎么受苦过。
嫡母能做到这份上,也是亘古未有的贤良之人了。
“你母亲就是一个贤良周到的人。”要说岑氏此生最满意的,不是挣了爵位的大儿子,而是这个贤良的大儿媳妇。
妻贤夫祸少,这话能流传下来必是有他一定的道理。
“行了,你也累了好几日了,快回去好好的歇一歇吧。”
说罢就让众人散了。
景毅安也是真的累了,虽说他科考东西准备的齐全,可也架不住连续好几天的高度紧张。
这一睡就是一天,吓得小厮都要去叫大夫了他才醒。
日子很快来到了二月二十九,贡院放榜,景家也是一大早就来看榜,主人在马车里等着,派了小厮到前面看榜。
景毅安考得不错,二甲第四名,名字也在前面,写的大些,小厮们很容易就看到了,为防看错,他们还仔细读了名姓底下的各种信息,在确定就是自家公子之后,忙跑回去报喜。
在得知成绩的那一刻众人都放下了心,这个成绩也不枉他苦读十几载了。
会试之后便是殿试,三月十五即为殿试之日,由皇帝亲自出题,选出最后定下的一甲、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