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途经建康城时,赵构带着无尽的惶恐与绝望度过艰辛的日子。有一名女子贴身护卫赵构,此女正是刚入宫的吴才人。
14岁吴氏被送入皇宫,经常着戎装侍奉赵构左右,深得赵构的宠爱。吴氏知书明理,跟从宋高宗到四明时,卫士突然发生兵变,闯进宫内的士兵询问宋高宗在哪里,吴氏骗过他们得以免祸。不久,宋高宗航行海上,有条鱼跳进宋高宗船中,吴氏说:“这是周武王白鱼入舟的祥兆。”宋高宗大喜,封她为和义郡夫人。回到越地,进封她为才人。
七月赵构就得知完颜宗弼率三路南下消息,于是赵构又派崔纵、杜时亮等两批使节前去乞和,金人不允许,将重兵集中于江淮地区,以渡过长江、生擒赵构为最终目的。
面对金兵强大压力,赵构心急如焚。他深知单凭军事力量难以抵挡金兵进攻,必须寻找其他策略。
有一日,赵构召集大臣商议应对之策。群臣各抒己见,有人主张联合其他势力共同抗金,有人提议利用地形优势进行防御。
正当众人争论不休时,吴才人挺身而出,她向赵构献计道:“陛下,臣妾认为我们可以派遣密使潜入金国,搜集情报,了解金兵动向和战略意图。”
赵构眼前一亮,觉得此计甚妙。他当即命令手下挑选精明强干之人,组成朝廷密使队伍,深入金国刺探军情。
同时,赵构加紧安排各地防守部署。他调动兵马,加强边境防线,并组织百姓修筑工事,准备迎接金兵的侵袭。
宋高宗坐在华丽却显得破旧马车里,脸色苍白如纸。他的目光透过车窗的缝隙,望着外面混乱景象,心中充满悔恨。曾经,赵构以为自己能够掌控一切,认为大宋江山会在他的统治下繁荣昌盛。然而,金兵铁骑无情地打破议和的幻想。
“陛下,莫要太过忧心,臣等定当拼死护您周全。”身边的大臣李纲说道。
赵构狠狠地骂道:“都是你们这群无能之辈,才让朕落到如此地步!”
李纲低下头,不敢再多言。此时,队伍突然停了下来,前方传来一阵嘈杂声音。赵构的心猛地一紧,“怎么回事?快去看看!”
一名侍卫匆匆跑来,“陛下,前方道路被巨石堵住,恐怕无法通行。”
赵构瞪大了眼睛,问道:“什么?还不赶快让人搬开!”士兵们纷纷上前,试图搬动巨石,但那巨石犹如一座小山,纹丝不动。
“陛下,恐怕一时无法搬开。”侍卫说道。
赵构怒吼道:“难道天要亡我大宋?”
这时,远处传来金兵的喊杀声。“不好,金兵追上来了!”士兵们惊慌失措。
赵构浑身颤抖说:“这下怎么办?”
李纲咬牙说道:“陛下,不如我们改道而行。”赵构没有别的选择,只能点头同意。队伍匆匆转向一条小路,然而,这条小路崎岖难行,马车颠簸得十分厉害。
“啊!”赵构在车内被颠得东倒西歪,骂道:“这是什么破路!”
突然,一阵狂风卷起,吹得树枝沙沙作响,仿佛有无数双眼睛在窥视着他们。
“陛下,臣觉得这地方有些诡异。”李纲的声音充满恐惧和不安。
赵构怒喝道:“胡说!莫要吓自己!”
话音未落,只见黑影人从旁边的树林中窜出,瞬间扑倒了一名士兵。士兵的惨叫声在夜空中回荡,让人毛骨悚然。
“有鬼啊!”队伍中有人惊恐地喊道。
恐慌迅速蔓延开来,士兵们纷纷四散而逃。赵构吓得瘫倒在车内,“快,保护朕!”
然而,没有人回应他的呼喊。李纲也不知去向,赵构绝望地等待着死亡的降临。
这时,一道亮光突然出现。原来是一位道长,此人名叫张无尘,乃是李荣师父。他手持拂尘,口中念念有词。张无尘挥着手中的剑,将那黑影人刺死,手下纷纷溃逃。
赵构仿佛抓住救命稻草,问道:“张真人,希望你救朕!”
张无尘看了他一眼,说道:“陛下,这都是您的罪孽所致。”赵构连忙说道:“只要道长能救朕,朕以后定会改过自新,重振大宋。”
张无尘叹了口气,“罢了,今日我便救你一命。但你若再不知悔改,大宋必亡。”
说完,张无尘施展法术,为他们指引找到一条逃亡通道。赵构在士兵们簇拥下,匆匆逃离此地。终于,他们来到了临安府。赵构望着这座都城,心中五味杂陈。
“陛下,我们安全了。”一名大臣说道。
深夜,赵构陷入了沉思,回想起这路的逃亡,他深知自己犯的错误。说道:“朕一定要重振大宋,不再让这样的悲剧重演。”
赵构决定痛改前非,他开始积极整顿朝纲,选拔贤能之士,同时加强军事训练,准备抵御外敌入侵。他还亲自前往民间体察民情,关心百姓疾苦,并推出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旨在恢复国家的繁荣富强。
在宋高宗等人努力下,大宋逐渐走上正轨,国力日益强盛。此时,人们对这位曾经流亡的皇帝也充满敬意和期待。
然而,就在大宋看似蒸蒸日上之时,突然有一场巨大危机却悄然逼近都城。
天空中乌云密布,电闪雷鸣,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