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凤芸陪着婶子宗民娘在镇上卖家里菜园中的青菜。
忙过一阵儿后,她说,“婶子,我想回娘家一趟。”
宗民娘把买家给的铜板收进怀中。
随口问道,“咋了?前段时间不是才回了门,咋又要回娘家?”
宗民娘说的前段时间,都是一个多月前的事了。
孔凤芸背着宗民娘翻了下白眼。
语气和软,“哦。就是我娘前些时间捎信说,我小弟正在相看媳妇,让抽时间回去一下。”
宗民娘此时放好了钱。
想了下,觉得可能是亲家母心里有事,不好跟家里男人们说,想跟闺女唠唠几句。
反正不怎么忙,侄媳妇要回娘家也行。
“行吧。那你早去早回,可别在娘家过夜。”
宗民娘不是孔凤芸的婆婆,只是亲叔家的婶子。
侄媳妇没知会自己嫂子就回娘家,本就可能惹嫂子生气。
若再在娘家过夜,自己嫂子指定得多生气。
一家子过日子,最怕生闲气。
孔凤芸笑得眯起了眼,整个人透着一股子柔顺。
“知道了婶子。”
“走吧走吧。跟个孩子似的。”宗民娘笑着赶人。
孔凤芸又是甜甜一笑,快步离开了摊位。
青山村在宁远镇和林山村中间,出了镇子走上半个时辰就能到。
等她到了娘家时,吓了自己娘顾氏一跳。
“咋又回来了?”顾氏一脸紧张。
不年不节的,突然回娘家,是在婆家受气了?
孔凤芸擦擦额头上的汗。
六月的太阳,晒得很。
她又着急赶路,出了一身一脸的汗。
“娘,你先别问那么多,给我弄口水喝。”
顾氏赶忙去厨房,舀了瓢水就递给了孔凤芸。
“娘,你让我就着瓢喝啊?”
“这会儿你就别讲究了。喝完赶紧说正事。”顾氏着急。
孔凤芸咕咚咕咚喝了几口水,才稍稍好受些,不感觉那么燥热了。
“快点给娘说说,你是不是在娘家受气了?
要是受气了,娘让你大哥二哥给你撑腰去。”
“不是。”
孔凤芸还要接着喝水,顾氏一把就将水瓢夺了过去。
“行了。先把话说清楚,这水,待会儿再喝。”
“娘,你听树上是啥在叫?”她指指树。
“知了啊。”顾氏抬手就拍了下孔凤芸,“别绕弯子。”
“哎呀娘。”
孔凤芸揉揉被拍疼的肩膀,一脸无奈。
娘这急脾气,看来根本改不了一点。
“知了猴你知道吧,那东西能吃。”怕被人听到,她故意压低了声音,“还能卖钱。”
“啊?真的?”顾氏不信。
“啧。你看你,还不信我。我亲眼看到的。林山村那个叫小满的,炸了不少知了猴。说是要卖三十文一斤。”
一斤三十文,十斤就是三百文,一百斤就有三两银子。
顾氏喜出望外。
“闺女,咱是不是也能……啊?”
孔凤芸点头。
“不然我这么慌张跑回来干啥?不就是想着,咱家也能抓些知了猴,随便炸炸,就能拿镇上去卖。”
她指指村子西边的大山,“咱村也守着山。晚上让爹,大哥二哥他们都去抓知了猴。听说一晚上能抓不老少。”
“林山村那傻丫头,不自己抓,竟然让村里人帮她抓。一斤就给人四个铜板呢。”
“咦,傻子。”顾氏继续附和,“咱家人多,不用请人,自己抓就行。”
孔凤芸深以为意。
刚回到林山村的苏小满,还不知道,摊儿一天没摆,竟有了竞争对手。
即便是知道,她也不再怕的。
就像西红柿炒鸡蛋,食材一样,做法一样,火候不一样,味道就能差之千里。
苏小满对自己的手艺有绝对的信心。
傍晚,陆梨和陆武林身后跟着二十多个人,出现了在陈家门外。
苏小满脖子上围了一圈布条。
打开院门后,一下子被聚集在门口的人数吓了一跳。
干嘛呀,打群架吗?
“小满,走啊,抓知了猴去。”陆梨眼睛里闪着光。
她指指身后,似是在说,“瞧,咱有人。”
苏小满脑门上瞬间滑落三条无形黑线。
“那个,陆梨姐,我,我今天就不跟着去了。”
乖乖嘞,这么多,千万别丢一个半个的啊。
陆梨脸上不见太多失望。
“那行吧。”
招呼着二三十号人,呼啦一下,全走了。
苏小满呼出一口气,缓缓关上院门。
陈婆子刚吃完饭,就坐在院中。
苏小满开门时,她看到了门口的情况。
陈婆子扫了眼苏小满上午回到家后就围在脖子上的布条。
张张嘴,转瞬换了个问题。
“今儿怎么这么多人去抓知了猴啊?能行吗?”
“阿婆要是担心卖不完的话,应该不会。”
苏小满坐在陈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