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林豪接下这得罪人的差事,
可考虑到这样做,会引起林豪的不满,
于是选择这种“恳求”的方式。
林豪闻言,便知道这差事,自己是躲不掉了,
人家堂堂亲王,把姿态放得如此之低,
这种“请求式的逼迫”,哪里能拒绝的了,
“臣不敢当殿下的求请,”
“这差事,臣接了。”
朱棣闻言顿时松了一口气,握着林豪的手说道,
“多谢志清帮孤分担,”
“武勋这边就拜托你了,”
“老六那边就交给孤来办。”
不等林豪回应,朱棣马上给甜头,
“志清,孤知道你最近好酒,”
“孤过来的时候,带了几坛烧酒,那是父皇赏赐给孤的御酒,”
“你放心喝,让别人参了也不怕。”
林豪叹了一口气,无奈地点点头。
······
时间很快又过去一天,
奉天殿上,
一众文武大臣,
在太监的唱礼之下,
朝御椅上那道明黄的身影,行完三跪九叩之礼。
早朝奏议便有条不紊地开始了。
林豪身着绿袍,一如既往地站在他固有的位置上,
安安静静地做着“雕像”,
过了小半个时辰之后,
只见翰林学士韩克忠出列奏报,
“臣翰林学士韩克忠启奏,我朝海禁之策弊端重重,已经成为我大明发展的绊脚石,臣奏请圣上应即刻解除海禁。”
“昔日推行禁海是为了防止倭寇袭扰......”
林豪听着韩克忠引经据典,从各个角度分析海禁的弊大于利,心里止不住地点头,
这韩守信不愧是状元,讲的真是头头是道,
老朱为了解除海禁,
居然直接指派一个翰林学士打头阵,
看来他真的是下定了开海的决心了,
现在就等那些占着海禁好处的利益团体跳出来反对了,
毕竟因海禁之策而受益的,
不会只有苏州番货走私团体一家。
果然不出所料,
韩克忠话落,
立刻就有一大批官员跳出来反驳,
“臣反对韩学士论点,海禁之策不可轻易更改...”
“臣要参劾韩学士妄议国策,妖言惑众...”
“臣敢问韩学士,海禁一开,倭奴袭扰而来该怎么办?你一个北方内陆之人根本不懂倭患之苦...”
“臣也要参劾韩学士,身为士人,竟然张口闭念叨商贸的好,应该给他转为商籍...”
“。。。”
正如林豪所料,
这些跳出来反驳的官员,
基本都是沿海地区籍贯的,
大殿角落的文书官已将他们的名单记录在册,
这些人很快就会迎来审查。
端坐御椅之上的朱元璋,
见反对之人已经差不多都冒头了,
准备开口指示再议之时,
却见一个意料之外的人,
出列唱反调,
“臣都督府断事铁铉启奏,臣反对擅自解除海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