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万有引力的概念被大明的百姓、文人群体成功接受,那么宇宙就会从原本的抽象哲学概念,变成了具象化的物理概念。
宇宙变成了物理概念的宇宙,那天人感应又从何而来?
天人感应讲究“天人合一”,五行皆是来自于万物中的哲学,天可以干涉人的行为,人的行为也能影响到天的反应。
这其中以董仲舒的理论最为深入人心,即“木为春生之性,宜以农为本,劝农事无夺农时,火为夏长之性,宜选贤举能,赏有功封有德,土为养成之性,宜循宫室之制,谨夫妇之别,金为秋收拢,宜刑有罪伐无道,安集天下,水为冬藏之性,宜敬四时之祭,与谛袷昭穆之序。如此,依五行解人事,人事亦合理而可理解。”
董仲舒不仅定下了五行的天时人事,同样也定下了五行的灾异谴告。
为了进一步说明为什么会有天人感应,董仲舒还提出了气化学说,认为天地宇宙唯气化而成,人生活在天地之间阴阳之气的包融中,就像鱼生活在水的包涵中,只是水有实物可见,而气化之宇宙浩浩然难见。
如此一套“灾异谴告”加“天人同类”,彻底将儒家学派从传统的哲学,变成了哲学体系下的神学宗教。
儒学至此正式变为儒教,开始具备宗教性质,也为王朝的天人感应提供了法理背书。
可当宇宙客观存在,不会因为人怎么样,宇宙就会做出对应的反应之时,那么天人感应不说立刻灰飞烟灭,那也肯定会有人站出来质疑它的存在合理性。
林煜自从立下了要改变大明的宏愿,那么第一步就得先消灭腐朽陈旧的理学体系。
不要说什么理学也有先进的地方,因为大明的理学很早就已经在历史的浪潮推动下,为了适应王朝统治阶级的形状,而迅速地变质变味了。
真要说起最初的理学,在两宋压根不流行,反而被王安石的“荆公新学”压得喘不过气来。
王安石的“荆公新学”主张“天人不相干”,认为天就是天,是客观存在的东西,跟你人有什么关系。
人最重要的是过好当下,不要老想着什么天人感应。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老天爷才懒得搭理你那点破事呢!
那理学是怎么兴盛起来的呢?
宋金议和呗!
为了适应主和派,理学被抬了出来,用作在南宋内部稳定人心。
直到这时,理学依旧没有彻底变质。
应该说,当下大明理学所提倡的寡妇守节,在南宋的朱熹眼里,简直就是不可理喻。
朱熹认为寡妇守节不改嫁是儒学大纲,原则上应该遵守,但这个原则连孔子都做不到,又怎么能拿来苛责要求百姓去遵守呢?
寡妇不能守节,这是人之常情,一个孤苦女子又不能独自生活,难道还要人家坐等着去死吗?
朱熹对自己的儿媳、女儿,她们的改嫁、守节一事也是全看自愿,不会横加阻拦。
朱熹为了遵守这条规则,还主张女子守节的话,男子也应该守节,并且他也做到了。
朱熹的妻子去世后,他终身不再续弦,死后还与发妻合葬。
至于“存天理,灭人欲”,这是用来约束南宋那些醉生梦死,不思忧国的文人士大夫的。
只可惜,到了元朝理学大兴,为了适应王朝统治,愚化百姓思想,确定忠义仁孝,朱熹的理学虽然被成功继承,但也早已是面目全非了……
林煜现在要做的,就是把这面目全非的理学给彻底扫进历史的垃圾堆里,留下朱熹传承的干净东西,作为儒家理学的正统。
这也是现实,任何学派只要诞生,就不可能被完全灭尽。
反而越是禁绝,可能就越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倒不如改良一下,让它恢复原本的形状,再适当加点自己的私货。
只是因为个别学派不符合政治利益,就赶尽杀绝,这不利于民间文学的百花齐放。
林煜对自己很有信心,因为他的“自然科学”有着更充足、更扎实的物理实证基础。
程朱理学、阳明心学……
二者不能说孰优孰劣,因为它们本质上都属于偏哲学。
哲学是什么意思呢?
说得难听点,就是脑子里没事胡思乱想,瞎诌出来的东西(无意冒犯)。
这也意味着哲学全凭一张嘴,它没有任何物理上的实际证据,进而证明哲学的真实性。
正巧,林煜要推行的“自然科学”有啊!
跟那些大儒辩经,林煜没有足够的信心把握,但要说拿证据,讲依据,这些理学大儒全都一起上,都不够林煜一个人打的。
而且,林煜也不会是形单影只。
前面不才说了敦煌藏经洞吗?
藏经洞里那么多三教典藏,还有一些杂七杂八的学术典籍,全都挖出来带回大明,不说让大明百花齐放,也能迅速壮大佛道儒三家学派。
不仅能够壮大,还能进一步促成三家的内部分裂。
理学确实是儒家主流,但要是有了藏经洞里的儒家古典藏书,那理学还能不能继续一家独大,就真不好说了。
就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