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槐树下这几天雨水的浇灌,长出来几朵蘑菇,正好摘下来可以回去炖点鱼汤补身体。
苏晓晓真的没这样感到饥饿过,昨天晚上吃了点的棒子面粥,现在早就消化掉了。
回到家中,苏晓晓直接去了厨房,动作熟练开始给鱼刮鳞,去内脏洗干净之后,她来到院子中,用木架子搭了一个烤鱼用的三角架,将三条大个儿的鱼串起来,下面架了火就开始烤了起来。
那边的鱼汤也在煮,苏晓晓就告诉大宝在旁边看着点,时不时转一下圈,叫鱼能均匀受热。
苏晓晓发现自己刚才打退刘大头之后,大宝似乎对自己很崇拜的样子,她说什么话,大宝都马上就回应,防备心已经稍微减小了那么一点点。
苏晓晓有时候觉得这小子还挺萌,挺可爱的。她进去厨房找了一个砂锅,将剩下的两条鱼煲汤喝,将蘑菇洗干净,又放了点生姜去腥,调味料有限,只有盐巴,不过鱼汤主要也是补身体,不需要太多佐味料。
在她忙活的时候,小宝则不停地探头往屋里看,她想问鱼好了吗?可是不敢问,还是有点惧怕苏晓晓,苏晓晓已经听到她肚子在叫唤了。
“小宝,是肚子饿了吗?没关系,烤鱼马上就好了!“
苏晓晓将鱼汤放下,她去看看烤鱼好了没有。
大宝正在用手掐起一块鱼肉,想要偷吃,烤鱼现在已经烤好了。看起来还挺不错的,虽然只撒了一点盐巴,可是重在食材比较新鲜,还是挺诱人的。
“怎么,想偷吃?”
苏晓晓走过来,吓得大宝差一点将手里的鱼扔掉了。
“没,没有……”
大宝显得十分慌张,他明显是有点惧怕苏晓晓。
“鱼烤好了,可以拿下来吃了!”
苏晓晓将两条烤鱼拿下来,帮着他们摘好刺之后放在他们面前的盘里。
两个小孩子显然都饿坏了,开始狼吞虎咽起来,苏晓晓也饿了,三条烤鱼吃得差不多时,她煲的鱼汤也好了,就拿过来一起给两个孩子喝了。
煲鱼汤的时候,苏晓晓才发现家里的盐巴就只剩下那么一点点了,好在鱼汤也不需要多少盐巴。
这个时代,盐比米还贵,五味之中,咸为首。想办法弄点盐来才是关键,买的话他们是真的没钱,不过苏晓晓记得后山应该有个天然的盐湖,她可以学着制盐。
吃饱喝足了,苏晓晓懒洋洋地躺在炕上,看着两个可爱的萌娃,突然间想到自己那新婚夜刚将自己盖头掀开便匆匆被叫去前线打仗的老公。
她为什么一点印象都没有了,“大宝,小宝,娘问你们还记得你们爹爹的模样吗?”
“当然了!”
小宝年纪小,记不清是正常。
不过大宝掰弄着手指头,好像在数着日子,“我们的爹爹已经走了一千零六十三天。”
“哈?”
作为刘小壮妻子的苏晓晓却一点印象都没有了,原主竟然一点都不关心这个战死沙场的丈夫。
“他笑的时候,总是露出来两个酒坑。爹爹很爱我们,院里的秋千就是他帮我们弄的。夏天他也经常带我们去小河流抓鱼去……”
大宝还能记起来一些,二宝就一脸茫然。
苏晓晓叹了口气,可怜的娃,娘死死了,爹也战死在沙场上永远都回来不了。
摊上个自己这样的后妈,还有刘婆婆那样的坏奶奶,真的是不幸。
苏晓晓把两个可怜的孩子搂在了怀里,一时之间有点哽咽,自己以后得对两个孩子好一点,弥补一下曾经犯下的过错。
晚上,苏晓晓和两个孩子睡在烧得暖烘烘的炕上,本来是小宝挨在苏晓晓身边睡,大宝不知道为什么又把小宝拽到自己那一侧抱着,看来大宝对苏晓晓还是有戒心。
苏晓晓也不怪他们,毕竟原主动不动就用手掐小宝,小宝那稚嫩的皮肤上面,现在还能看到紫红色的掐痕。
鱼吃完了,家里又没有吃的了。
懒惰永远都不会有饭吃,第二天一早,苏晓晓决定去后山看看,打点山上的猎物,不行挖点野菜也成。
两个孩子非要继续跟着,苏晓晓没有办法。
苏晓晓背着背篓在前面走,大宝和小宝跟在她后面往山上的林子里走。
特工出身的苏晓晓,见惯枪林弹雨,人都杀过不少,更何况是动物。
苏晓晓已经知道,自己身处的朝代叫前唐,风气和习俗与唐朝有几分相似。她们所在的山村是丰北县下的一个小村庄,叫百花村,因为花朵种类多而闻名。
进了山以后,苏晓晓算真的知道了,四月天气刚开始转暖,山里冒出来一片绿色,一些苏晓晓也不知道名字的野花开遍了整个山岗。
突然,大宝停下脚步,他小声地对苏晓晓说道:“前面有一只山鸡。”
苏晓晓没有弓箭,但是昨天做的鱼叉正好可以派上用处,她眼疾手快一飞叉扔出去,嗖地一声,正好扎到那只山鸡的肚子上,将它一下给扎个透心凉。
苏晓晓抓住山鸡之后,放进自己的箩筐中,两个孩子直拍手,“娘亲好厉害!”
苏晓晓一时得意没刹住车,夸下海口道:“这算什么,看娘亲一会儿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