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汉末雄风
  4. 第四十五章 荆士达许都,孔明至丹徒13
设置

第四十五章 荆士达许都,孔明至丹徒13(2 / 3)


袁绍何时竟已如此羸弱?

啊呸!

太子太傅竟已如此强劲!某等主动投靠太子太傅,实乃明智之举!

于是乎,对苟哥愈发恐惧的荆州人,便大吹特吹起了苟哥。

“太子太傅百战百胜,不愧为我大汉之金梁玉柱!”

“大汉得太子太傅,实乃天下生民之大幸焉!”

“还望太子太傅再接再厉,还我大汉朗朗乾坤!”

苟哥适时自谦。

“诸君休要谬赞,此非旻之功,实则是天不亡我大汉也!”

就在这时,大长秋赵常侍那尖利的声音,自堂外响起。

“太子太傅所言极是!正因天不亡我大汉,故而天生太子太傅以拯救我大汉也!”

荆州人闻言羞愧不已…

枉我等饱读诗书,却犹不及1区区宦官!

然后…

4个荆州人精神同时1振,眼神炙热地看向,正随赵贲匆匆走进正堂的赵常侍。

此时赵常侍匆匆赶来,其目的已经呼之欲出。

当着自己臣属、荆州人之面,苟哥主动迎上大汉皇后的钦差,也就是赵常侍。

“不知大长秋此来有何事?”

赵常侍笑得格外真诚…由此可见,他们都是实力出众的演技派。

“回太子太傅、卫将军,仆乃奉天子、皇后之令前来,为忠君体国之荆州高士奉上天子诏书。”

言罢,赵常侍收起笑容、郑重其事道。

“请太子太傅、荆州诸位高士接旨!”

苟哥及荆州4人行礼后,各自接过加盖传国玉玺的圣旨。

毋庸置疑,圣旨虽加盖传国玉玺,却1定不是刘协的手笔。

刘协就是这么被伏寿、苟哥联合架空的。

荆州4人嘉奖、册封之旨不必赘言,单说苟哥接到的圣旨。

苟哥接到的圣旨,内容极其简单:

令太子太傅遣卫府之得力臣属,即刻赶赴襄阳,接原镇南将军、今方与侯刘表回京面圣。

伏寿就是伏寿。

其人清楚苟哥不方便之处,所以其人借天子之手、助苟哥1臂之力。

无论如何,只要刘表待在襄阳,始终都是巨大隐患。

只有回到许都的刘表,才是人畜无害的。

1如而今的平安富贵侯爷马腾、张鲁及刘璋。

苟哥心中欣喜万分,脸上却百般纠结地看向荆州人。

“这…陛下令旻即刻遣使、接回刘镇南父子。”

蔡瑁呵呵1笑、躬身1礼。

“太子太傅,既如此,某等便随卫府使臣同回襄阳。”

说着,蔡瑁笑着看向新晋之高平侯刘琮。

“阿琮不必再回襄阳,我此番归去,必亲自护送你家眷至许都。”

桓阶适时道:“阿琮想必已亲眼目睹,许都之繁华,胜于襄阳百倍。”

刘琮的心情,变得颇有些复杂。

【作者题外话】:这1章,咱们来聊1聊汉末3国的战车。

随着骑兵战法的普及,战车便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但这种旧时乘具,依然在军事上发挥了广泛作用。

3国时代的兵车应用,从记载来看,大抵有两方面。

其1是装载甲杖与粮草,即所谓“辎重”或“车重”。

其2是仓促临敌时,可以用兵车结阵,阻碍敌方骑兵的冲锋攻势。

开篇先简单介绍1下古代的车。

两汉3国时代的车具,形制大抵相似。

应用在民用领域的便是车,应用在军事领域的便是战车。

车厢的形状类似1个敞口盒子(车舆),两侧各有1轮,盒底连缀1条纵向的粗梁(车辕),在梁前端的横木(车衡)处平行排列若干挽具,嵌套不同数量的驮兽(牛、骡、驴、马)。

注:古代车具,每部分均有专用名词。比如车轮部分便由轴、毂、辖、牙、軎、飞铃等0件构成。

篇幅原因,咱们不再展开论述。

不同车舆使用的驮兽数量不同。

民用车舆,使用的驮兽数量相对较少。军用车舆则较之为多。而皇帝的车驾,则要使用4到6单位的驮兽,通常还得毛色相同,即所谓“醇驷”。

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子(刘邦)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汉书食货志》

最惨的是民间的1种小车,称作“鹿车”。

有趣的是,鹿车与鹿无关,而是“独轮手推车”。

诸葛亮发明的“木牛流马”,实际大概就是鹿车的改良款。

注意:见《木牛流马对汉代鹿车的改进、及其对犁制研究的1点启示》。

此文载于《农业考古》1986年第1期。

这种独轮推车,大概很能适应川蜀地区的崎岖地形,因此驰名当时。

从有无顶盖的角度,又可以分为“露车”与“衣车”。

贵族的车,顶上有盖,4周有帷幕,把“敞篷车”(露车)改装成“全封闭”(衣车),遮风挡雨,舒适无比。

民间的车就没这待遇了,大多无棚无盖,运货运人1体化。

还有1种专门运送皇帝灵柩的丧车,叫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