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汉末雄风
  4. 第一百五十六章 丹阳拜孙策,谯县祭曹魂终
设置

第一百五十六章 丹阳拜孙策,谯县祭曹魂终(3 / 3)


祖)令曰:“丧乱已来,风教凋薄,谤议之言,难用褒贬。自建安5年已前,1切勿论。”--《魏氏春秋》

乍看之下、似在指代“官渡之战”。但“淫行不检”之事与官渡之战也实在很难牵扯上关系。

故周寿昌之言颇有见地,即曹操是借袒护陈矫、而替自己遮丑。

彼时因操父曹嵩出身不明,故陈寿作《魏志》时览遍诸书、居然“未能审其本末”。

其实陈寿的“春秋笔法”与“草蛇灰线”技巧纯熟,难以直言之事,皆推托“狂疾”、“忧死”、“盖不可知矣”云云。

参考裴注可知,彼时天下传闻曹嵩本出夏侯氏的谣言,喧嚣尘上。

《曹瞒传》及《世语》并云:嵩,夏侯氏之子,夏侯惇之叔父。--《3国志》注

嵩年幼过继,自不能知其出身;曹操为嵩子,对此更为模糊。

明确知晓曹操父系与夏侯氏相异,至今不过7年。近两千年时间中(155-2013)、世人对曹操出身均莫衷1是。何况3人成虎、众口铄金,考虑到曹操与夏侯惇、夏侯渊“屡为婚姻”的关系,恐怕彼时讥刺曹操“婚于本族”者亦不少。

因此其才在为陈矫开脱的敕令中,特意提到“丧乱以来、风俗不整是普遍现象”。

(太祖曰)丧乱已来,风教凋薄,谤议之言,难用褒贬。--《魏氏春秋》

实际无论何时,败坏到“同姓近亲通婚”地步者、都称不上普遍现象。

注意:古代“异姓近亲”通婚常见(如惠帝与张皇后为舅甥关系),同姓通婚罕见。

同姓结婚至明清也还是忌讳。

更不用提婚于“同姓近亲”。

可见曹操甚是心虚,乃至“言过饰非”。亦反映出其对曹嵩的出身本末,颇有质疑的心理。

建安5年”辞令,又引出清河公主的婚姻问题。

下1章咱们继续说。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