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汉末雄风
  4. 第一百四十二章 猛将终投汉,江东稳孙权终
设置

第一百四十二章 猛将终投汉,江东稳孙权终(2 / 3)


罢赵旻讲述之后,周瑜方才松了口气。

“从文之言甚善!士威彦危矣!而交趾短期内将不得安宁。”

诚然。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刘备撤兵之后,1定会对士燮等人动手。

可想而知,历史上刘备对益州的1系列行动,将在交趾上演。

交趾士族不反抗刘备才怪!

可以肯定,交趾来年、乃至后年都将难安。

孙权终于可以暂时松口气了。

赵旻闻得周瑜之言,不由微微1笑。

“公瑾兄长不妨与朱义封、吕子明等人秘议,共劝孙权趁此良机收回会稽郡。若我所料无误,镇守会稽郡者,当为关云长也。”

赵旻倒是想趁机给刘备火上浇油,但赵旻如今实在拿不准,他到底应先定袁绍,还是应先定刘备。

所以,火上浇油这种活儿,赵旻只能暂时交给孙权来干。

周瑜做事同样雷厉风行。

其人在略作思忖之后,便唤来自己的心腹。

周瑜匆匆向孙权、朱然2人各写出1封书信,将其交给心腹后,叮嘱其人几句便令其人离去。

送走心腹之后,周瑜复又向赵旻行礼。

“此番瑜幸得从文相助,若来年岁底时庐江仍无恙,瑜必赴许都投效朝廷。”

赵旻很欣慰。

其人还礼笑道:“朝廷若得公瑾兄长之助,何愁天下不太平?”

周瑜苦笑着摇摇头。

“从文过奖也,瑜若当真有经天纬地之才,又何至于落入此等境地?刘玄德背后必有高人相助,瑜自愧不如!”

这才是历史上雅量高致的瑜哥。

罗先生为了捧诸葛亮这个主角,险些把瑜哥黑出翔来。

周瑜才能绝对不在诸葛亮之下,只是孙权对周瑜,始终做不到刘禅对诸葛亮那般信重。

诸葛亮无论在曹魏,还是在孙吴,都远不能做到其人在蜀汉那般如鱼得水。

原因很简单。

是曹丕、曹叡父子肯如刘禅那般放权,还是孙权敢无条件信任诸葛亮?

但话说回来,在5丈原的萧瑟秋风之中,当巨星陨落之时,始终秉承刘备遗志、为北伐耗尽最后1丝心血的诸葛亮,在9泉之下绝对可以坦然面对其主公刘备,并说1句。

“臣亮虽功亏1篑、未攻入故都长安,却终不负主公所托。”

赵旻思及此事,便向周瑜坦承道:“2位兄长有所不知,此皆寓居襄阳之琅琊诸葛孔明所谋也!”

太史慈、周瑜2人喃喃道:“诸葛孔明…此君竟如此了得!”

诸葛亮算准了孙权的软肋,当然了得。

此时的孙权陷于“囚徒困境”之中,与后世同样陷入困境中的蒋校长何其相似!

明明己方实力不弱,偏偏发挥不出应有的战力,兼且不得民心,最终失天下1点儿都不冤!

赵旻笑了笑正欲开口,突然听门外有人高呼。

“少君,少君!”

赵旻乍闻此声,悚然1惊。

【作者题外话】:这1章的内容与上1章呼应,所以,赵旻的所谓上策是什么,便不言而喻。

接着上1章,继续为您说。

孙策渡江之初,沿长江南岸扫荡,与其舅父吴景的辖区有关。

孙策从淮南历阳渡江,军锋直指丹阳郡。从《周瑜传》可以清楚看到孙策的进兵路线。

(周瑜)从(孙策)攻横江、当利,皆拔之。乃渡江击秣陵,破笮融、薛礼,转下湖孰、江乘,进入曲阿,刘繇奔走。--《吴书周瑜传》

即先攻横江、当利,之后转战秣陵、湖孰、江乘、曲阿。

“横江”与“当利”不见于《后汉书郡国志》,可知不是郡县名称。

注:青州东莱有当利县,但与徐、扬2州完全无关。

按《元和志》记载,横江浦在历阳县东南2十5里处,是“济江津要”;而按《1统志》记载,当利是“和州东南大江之别浦”。

横江浦在历阳县东南2十5里,直江南采石渡处,自昔济江津要。--《元和志》

(当利)今和州东南大江之别浦也。--《1统志》

换言之,横江与当利,实际是“渡口”名称。即孙策渡江的桥头堡。

侧面可以看出,周瑜“自历阳迎孙策”反映出了多么可悲的事实。因为历阳县属淮南郡,地处江北,可见“孙策东渡”之前,袁术军连像样的渡江据点都没有。

孙策抢占渡江桥头堡之后,迅速袭击秣陵,驱逐了笮融和薛礼(见前文),之后转战湖孰、江乘,进逼曲阿,刘繇溃走。

秣陵、湖孰、江乘、曲阿皆为丹阳下辖县,分布在长江南岸。

从孙策自署周瑜“还镇丹阳”可知,彼时的秣陵南部的丹阳县(小丹阳)实际也落入了孙策囊中。

但是孙策渡江之初,在丹阳郡的势力范围,应该止步于小丹阳。因为丹阳县南部的芜湖县,仍处在刘繇控制下。

刘繇死后,其部将太史慈逃入芜湖,自称丹阳太守,可见孙策仅仅能够控制丹阳北部。

(太史)慈当与(刘)繇俱奔豫章,而遁于芜湖,亡入山中,(自)称丹杨太守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