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个大国之间的大宛国…
在面临两个邻居的威胁下,大宛国主方才会派出尚存那么1丝汉人血脉的班归,赴大汉探明虚实,视情况依附于大汉,亦或…
参与康居、乌孙的联盟!
换言之,班归只是个被大宛国王视为炮灰的可怜虫。
…可怜的班归1脸懵逼:纳尼?
尽管以上皆为赵旻的猜测,但无论是卫府谋士的天花板荀攸、刘晔,还是已较为了解西域情况的徐庶、孟建,皆对此结论深表赞同。
那么问题来了…
乌孙国主、大禄,左右大将等等王公贵族,还有什么阴谋呢?
赵旻迎着卞夫人、曹彰和曹植或崇拜欣赏、或孺慕尊敬的目光,抚须说出1番话来。
众人皆大惊失色。
这时,疲惫的兵卒们恰好打扫完毕战场、将尸体掩埋妥当、并给了那些奄奄1息的可怜战马1个痛快…
马肉当然不可能浪费。
赵旻刚刚讲述完毕,兵卒们炙烤马肉、熬煮马杂之异香便扑鼻而来。
这些百战老卒早已见惯战场的残酷和惨烈,是以丝毫不以为意,尽情享受着胜利的滋味儿。
卫府众人除初出茅庐的石韬和崔州平之外,业已对此习惯成自然。
是故,饿极了的众人便在沙场旁畅享起来美食,同样饥饿难耐的石韬、崔州平2人,只好强忍着恶心,小口小口地喝汤吃肉、细嚼慢咽。
卫府大军就地休整1夜,在翌日日出后便将敌军首级挂到马颈,复又向乌孙王城赶去。
乌孙人的习俗虽类似于匈奴人,但与匈奴人不同,他们有王城。
匈奴人没有王城,只有单于王庭。
在这1点上,乌孙人更像契丹人。
契丹皇帝虽也有4季捺钵这等类似王庭的行帐,但他们同样有首都。
遑论乌孙国主出现于王城,本就是阴谋对付大汉朝廷(卫府)毒计中的1环。
因昨日急行军6百余里、夜间又经历1场恶战之故…
这1日,夏侯渊只率军行进了2百余里,赵旻中途甚至给了将士们、战马们1个时辰的午休时间。
将士和战马可以休息,赵旻及卫府众人却不能…
卞夫人和曹彰、曹植除外。
利用午休时间,卫府众人复又商定出1条针对乌孙人并瓦解乌孙、康居联盟的计策。
在定此计策之前,赵旻定下基调:
暂且不理会距西域都护府有56千里之遥的康居国,此行目的仍以重设西域都护府、稳定葱岭以东局势为先。
但是…
必须在乌孙国屯驻两万卫府铁骑,以防备康居国跨越葱岭入侵。
大汉国内仍不稳定,赵旻确实不宜舍本逐末。
众人纷纷赞同。
是夜,兵卒们美美地睡了1觉、并于翌日满血复活。
于是乎…
【作者题外话】:汉末的西域,当然不可能只有佉卢文,但奈何西域留下的文字几乎都是佉卢文写就,且咱毕竟写的是小说,所以权当如此。
但无论如何,本书时间中1百年后的于阗文,便脱胎于佉卢文,而于阗文也确确实实是西域通用语。
接着上1章,继续为您说。
上1章说到,曹丕抵达洛阳之后,立刻夺了曹彰的兵权,逼对方返回封国,还把曹彰的封地从鄢陵改到中牟。
文帝即王位,彰与诸侯就国。--《魏书任城威王传》
及(文)帝受禅,因封为中牟王。--《魏略》
鄢陵县在颍川郡,属豫州;中牟县在河南郡,属司州。曹丕践祚之后把国都从邺县迁到洛阳,而中牟与洛阳同属河南,距离很近。
昔日(189)董卓进京,曹操出奔关东,便是在中牟县被捕,可知曹丕改变曹彰的封地,实际就是把对方安排在眼皮子底下,加以控制。
太祖乃变易姓名,间行东归。出关,过中牟,为亭长所疑,执诣县。--《魏书武帝纪》
可惜的是,曹彰在受到敲打之后,并未改过自新,反而变本加厉,暴虐恣睢,最终导致了自己的悲惨下场。
曹丕继位后,专门设置了1种对付诸侯王的酷吏,称作“监国谒者”,他们望风承旨,比两汉的国相更加歹毒。
举例而言,曹丕继位翌年(221),曹植在封地中喝多了酒,言语稍有不节,便遭到监国谒者的激烈弹劾。曹丕1番训斥之后,“舍而不诛”。
黄初2年,监国谒者灌均希指(秉承曹丕意志),奏“(曹)植醉酒悖慢,劫胁使者”。有司请治罪。--《魏书陈思王传》
植,朕之同母弟。朕于天下无所不容,而况植乎?骨肉之亲,舍而不诛,其改封植。--王沈《魏书》
由“舍而不诛”的描述,不难看出曹植最初被议定的罪名乃是死刑,监国谒者的性质足见1斑。
黄初4年(223)曹植赴洛阳朝拜曹丕,返回封国时想和弟弟白马王曹彪同路东归,结果监国谒者“不听”,事遂罢。
曹植“意毒恨之”,写下了名篇《赠白马王彪》,诗文至今传世。
是时待遇诸国法峻。任城王暴薨。诸王既怀友于之痛。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