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昭姬为避司马昭讳,被改名为文姬。
这1章,咱们聊1聊张燕和黑山军。
自董卓上洛(189),天下大乱。黄河以北风起云涌,枭雄争立。
随之而来的,就是初平年间(西历190-193)的军阀兼并狂潮。
张燕便活跃于初平、兴平(西历190-195)的军阀混战阶段。
黄巾十万焚烧青、兖,黑山、张杨蹈藉冀域。
邺城之乱的匪首是于毒。
于毒是黑山酋帅,在《后汉书》中以“干毒”形象出现。
黄巾、黑山、白波匪众,自相冠字,名多失考。
黑山、黄巾诸帅,本非冠盖,自相号字。--《典略》
注意:“冠盖”即州郡豪强。
张晟喜乘白马,号“张白骑”。
郭泰信奉太平道,号“郭大贤”
注意:大贤即大贤良师,黄巾酋帅常用此号,张角亦自号“大贤”。
褚氏轻矫骠捷,号“飞燕”,即张燕。
黑山总帅便是张燕(即褚飞燕)。
其张姓源自故主“张牛角”,未知牛角指代何物。
诸贼帅另有“张雷公”、“李大目”、“左髭丈8”、“于羝根”等等。
此皆以外貌或声音特征得名。
注意:“雷公”即大嗓门儿;
“髭丈8”即唇上饶须;
“羝根”即山羊胡子,指下巴饶须。
所以,黑山军即张燕率领的黄巾支党,本是冀州的流寇,1度被灵帝招安;
但灵帝死后(189),黑山军又再度投入中原混战。
初平年间(190-193),张燕接受了长安朝廷的招募(见《臧洪传》),对抗袁绍,因此与袁术联合。
张燕为何与邻居袁绍为敌呢?
原因很简单。
刘虞是袁绍拥立的“关东天子”,因此激怒了张燕。
因为张燕本人是灵帝故吏,又与关中朝廷亲善。
即臧洪所谓“飞燕之属已悉受王命”。
因为张燕对刘虞(袁绍)不满,关中政府便大力联络黑山军,赐以御诏,还派壶寿出任冀州牧,与黑山合兵,对抗袁绍(绍自领冀州牧)。
(袁绍)讨于毒,围攻5日,破之,斩毒及长安所署冀州牧壶寿。--《英雄记》
壶寿其人,我们稍后详谈。
张燕对刘虞(袁绍盟友)既然不满,倒向袁术也便顺理成章,彼时拢共只有2袁、关中朝廷这3大集团嘛。
飞燕(张燕)之属悉以受王命矣!况仆(臧洪)亲奉(天子)玺书,与之从事。吾子讬身于盟主,臧洪策名于长安(指关中朝廷)。--《魏书臧洪传》
足下(指袁绍)讥吾恃黑山以为救,独不念黄巾之合从邪!加飞燕(指张燕)之属,悉以受王命矣。--《魏书臧洪传》
于夫罗是南匈奴单于,曾与袁绍合作,之后叛离(见《张杨传》),因此归附袁术。
黑山军与于夫罗曾佐助袁术讨伐兖州(193-194),但被袁绍-曹操联军击溃,袁术被迫东走淮南。
(袁)术引军入陈留,屯封丘,黑山馀贼及于夫罗等佐之。--《魏书袁术传》
袁术兵败兖州时,由于遭遇袁绍、曹操、刘表3家的围剿,失去了根据地南阳。
因此,扯句题外话:
袁术究竟是凭借哪支力量东山再起,便不得不加以分析。
(初平)4年春,(曹操)军鄄城。荆州牧刘表断(袁)术粮道。--《魏书武帝纪》
(袁术)为曹操逆所拒破,流离迸走,几至灭亡。--《英雄记》
袁术能够夺占淮南,靠的是孙坚余部。
彼时(193)孙坚已死,袁术遣孙贲(孙坚兄子)统率淮泗旧部,袭击9江郡阴陵县,并以阴陵县为桥头堡,攻占淮南地区。
(袁)术从兄(袁)绍用会稽周昂为9江太守,绍与术不协,术遣(孙)贲攻破(周)昂于阴陵。--《吴书孙贲传》
(袁)术败于封丘,南向寿春。(陈)瑀拒术不纳。(袁)术退保阴陵,更合军(当为孙贲军)攻(陈)瑀,瑀惧,走归下邳。--《英雄记》
孙贲以骁勇闻名,与“尚气侠”的袁术自然十分相投。他接受了袁术表奏的豫州刺史,代替孙坚为其征伐。孙坚族子孙香,也“为袁术驱驰”。
(袁)术表(孙)贲领豫州刺史,转丹阳都尉,行征虏将军,讨平山越。--《吴书孙贲传》
(孙)香从(孙)坚征伐有功,拜郎中。后为袁术驱驰,加征南将军,死于寿春。--韦曜《吴书》
继续谈黑山军。
从黑山内部的实际状况(人众百万)看,基本各自为战,张燕不过是黑山联盟的名义首领。而张燕这个总帅,在灵帝朝曾接受汉廷招安,官职恰好是“平难中郎将”。
灵帝不能征,河北诸郡被其害。(张)燕遣人至京都乞降,拜燕平难中郎将。--《魏书8张燕传》
陶升被袁绍表奏的“建义中郎将”,与张燕的“平难中郎将”职级相同,且皆为杂号。无疑是袁绍对黑山内部的分化。
注: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