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无疑。此1节史有定论,无需赘言。
注意:此事详见王永平《孙权立嗣问题考论》。
按《通语》记载,步骘党附鲁王,与太子争嫡。
裴松之论及此事,曾叹息痛恨,称“步骘以德度著称,若果有此事,则其余不足观矣”。
步骘以德度著称,为吴良臣,而阿附于(孙)霸,事同杨竺,何哉?--裴松之
换言之,“宽雅沈深,降志辱身”的步骘,1贯被视作德操的化身,他卷入立嗣之争,又以庶犯嫡,是南朝史家难以理解的事情。
此事非重点,重点是,都有谁参与进来。
在“2宫案”中,孙和与孙霸党徒成员的名单,在《通语》中被记录得最为详尽。
《通语》作者殷基,是吴0陵太守殷礼之子,属于时人写时事,可信度最高。
孙和党人,包括丞相6逊、大将军诸葛恪、太常顾谭、骠骑将军朱据、会稽太守滕胤、大都督施绩、尚书丁密。
丞相6逊、大将军诸葛恪、太常顾谭、骠骑将军朱据、会稽太守滕胤、大都督施绩、尚书丁密等奉礼而行,宗事太子。--《通语》
施绩,便是孙吴重臣朱然(朱然本姓施)之子。
可见,太子1方皆是响当当的重臣。
孙霸党人,包括骠骑将军步骘、镇南将军吕岱、大司马全琮、左将军吕据、中书令孙弘。
骠骑将军步骘、镇南将军吕岱、大司马全琮、左将军吕据、中书令孙弘等附鲁王。--《通语》
当然,孙霸党还有1些诸如吴安、孙奇、杨竺这类政治地位次1级的人物。
全寄、吴安、孙奇、杨竺等阴共附(孙)霸,图危太子。--《吴书孙霸传》
同样,鲁王党人,朝堂大佬也不少。
有步骘、吕岱和全琮在,鲁王孙霸以为自己胜券在握。
呵呵呵呵!
孙权的心意,是废黜太子孙和。
历史也确实如此发展。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步骘虽然猜到了孙和被废,却没想到孙霸事后也1并被杀。
孙权的真实意图,是利用孙霸夺嫡,清洗太子背后的江东力量,之后再杀孙霸,清洗背后的淮泗力量。
需要注意,虽然“淮泗集团”与“江东集团”均受波及,但受迫害程度颇有差异。江东集团是孙权的主要防范对象,淮泗集团则既防之,又用之。
孙权欲废孙和,其心迹早已有之。
孙登与孙和两任太子,由于亲近江东豪族,深为孙权所憎恶。
两代太子幕府中,充斥着顾、6、朱、张1类的江东力量(见《孙登传》、《孙和传》)。
比如孙和的幕僚宾友,便是孙登的政治遗产。
(孙登)临终,上疏曰:“皇子(孙)和,仁孝聪哲,德行清茂,宜早建置,以系民望。”--《吴书孙登传》
孙登死前,地位已经不大稳固,以至于“常有欲让太子之心”;
孙和本人“好学下士,甚见称述”,也呈现出明显的“儒士化、江东化”的苗头,与孙权“轻脱、嘲谑、不守礼法”的面貌完全相异。
如果孙和顺利继位,那孙氏政权很快便会彻底沦为江东豪族的傀儡;
孙权曾亲眼见过,曹丕继位之后,其背后的拥趸,那些世家大族们,是如何瓜分曹魏基业的。
陈群创制9品官人法,司马懿“鹰扬辽东”乃至“喋血高平陵”时,孙权都是亲身见证者。
早在曹叡继位初期,孙权便针对曹魏的“政治架构”发表过看法。
他认为曹操严刑峻法,因此世家大族不敢为非作歹,1旦“群下争利,主幼不御”,便是乱亡之道。
长文之徒(陈群字长文),昔所以能守善者,以(曹)操笮其头,畏操威严,故竭心尽意,不敢为非耳。今(曹)叡幼弱,随人东西……群下争利,主幼不御,其为败也焉得久乎?--《吴书诸葛瑾传》
孙权绝不会允许自己死后,类似悲剧重新上演。
他极力扶持鲁王,故意“宠爱崇特,与孙和无殊”,借机引蛇出洞,将孙和背后的江东力量1网打尽。
(孙)和为太子,(孙)霸为鲁王,(孙权)宠爱崇特,与和无殊。--《吴书孙霸传》
然则…
孙霸也仅仅是棋子。
在孙和及其背后的江东子弟垮台之后,孙霸集团也被1并处理。
孙霸赐死,杨竺“流尸于江”,外戚吴安、宗室孙奇等人1并被杀,鲁王党1朝尽灭。
太子以败,(孙)霸亦赐死。流(杨)竺尸于江。(孙)霸赐死后,又诛(全)寄、(吴)安、(孙)奇等,咸以党(孙)霸构(孙)和故也。--《吴书孙霸传》
孙权这番血腥的内部清洗,残酷到无以复加,这可能与时代背景有关。
孙霸赐死于吴赤乌十3年(250),而前1年,魏正始十年(249),恰好是司马懿发动政变,诛灭曹爽3族的同年。
彼时魏室倾覆,太阿倒悬,连曹魏的姻亲(何晏、毕轨)后裔,包括魏室之甥也1并被屠戮殆,曹芳被彻底架空,沦为傀儡。
换言之,豪族力量1旦失控,便会殃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