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汉末雄风
  4. 第四十二章 遍寻千百度,蓦然回首处上
设置

第四十二章 遍寻千百度,蓦然回首处上(3 / 3)


至于拒绝合作的川蜀豪强,更是毫不掩饰其对刘帮主的憎恶心态。

杜微的“称聋不仕”、周群的“代汉者当涂高,当涂高者魏也”、张裕的“岁在庚子,天下易主,刘氏祚尽”…

以及杜琼的“官职尽言曹,此殆天意”简直是狂言乱命,放在任何1个朝代都得“夷灭3族”。

呵呵,若放到曹魏,大概连他们的祖坟都难保,正好掘墓创创收。

注意:颇疑此类狂言,仅流通于益州大族之间。

彼时刘备大概未闻其言,陈寿因巴西豪族出身,故知晓此狂言。

至于谯周所谓“先主名备,其释义具备,后主名禅,其释义授予,即刘氏基业,当授予人也”1类的悖逆之辞,大概只能在昏君刘禅时代,才得以流行。

(谯周曰)先主讳备,其训具也,后主讳禅,其训授也,如言刘已具矣,当授与人也。--《蜀书十2杜琼传》

很难想象,如果谯周在曹魏口出“孟德缺德、子孝不孝(天人将军曹仁)、子和不和(虎豹骑首任统领曹纯)、子廉不廉(为曹氏敛财的曹洪)”等狂言时…

其人会死得有多惨。

刘帮主和刘后主,对臣属确实仁慈到宽纵的程度。

陈寿作为谯周嫡传弟子,自然承继了老师的衣钵,对刘备治蜀,颇多腹诽。

少好学,师事同郡谯周。--《晋书陈寿传》

究其原因,无外乎刘备在益州的统治,是以荆州豪强为依托;

其重用的刘璋旧臣,大抵也源自东州。

注意:东州人,即避难益州的司隶人与荆州人。

比如法正、孟达是司隶扶风人;

李严、吕乂是荆州南阳人;

董和、董允是南郡枝江人;

与亮、正共造蜀科的刘巴,则是荆州0陵人。

可见在荆楚势力盘踞的汉中王国,根本就没有川蜀豪强插足的余地。

至于被刘备重用、出掌军政民政的益州豪强,主要集中在《蜀书十3》。

计其总数,不过黄权、李恢、马忠、吕凯、王平、张嶷寥寥数人而已。

且不说黄权晚节不终,李恢谈客起家,王平手不能书,

只说吕凯、张嶷,此2人皆发迹于后主。

益州学者利用星象谶纬,恶毒诅咒刘备父子,本质是对“尊贵荆楚”而“贬抑川蜀”现象的发泄。

为何这些悖逆狂言主要集中在诸生学者当中呢?

因为彼时学政不立,经典废绝,读书识字者相当有限,至于天文谶纬典籍,是只可能流传于权贵之家的禁脔。

先主定蜀,承丧乱历纪,学业衰废,乃鸠合典籍,沙汰众学。--《蜀书十2许慈传》

至于“不通文墨”的川蜀大姓,他们对以刘备为代表的“荆楚殖民集团”的反抗方式,则更加粗暴激烈。

雍闿、高定、孟获、朱褒、刘胄等川地豪强耆帅,叛乱不止,乃至杀害汉使,流放太守。

直到诸葛亮亲征南中(225),才略有收敛。

先主薨,高定恣睢於越巂(川西南,西昌1带),雍闿跋扈於建宁(云南),朱褒反叛於牂牁(贵州)。--《蜀书十3李恢传》

十1年,南夷豪帅刘胄反,扰乱诸郡。--《蜀书十3马忠传》

由此可见,益州学者的腹诽、只是表面浮尘;

背后反映的,是对刘备殖民集团的憎恶。

究其原因,不过是因为荆楚权贵,侵夺了本属于川蜀豪强的利益罢了。

由此可见,赵旻任用3蜀士人治理益州,实则是因有刘帮主的前车之鉴,其人未重蹈覆辙而已。

苟哥果然稳如老狗。

云某说到做到,第1更中午准时奉上。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