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汉末雄风
  4. 第二百零三章 所在天一方,寒衣徒自香终
设置

第二百零三章 所在天一方,寒衣徒自香终(2 / 4)


最大的毛病除了爱喝酒之外,便是太感性…

其人1得意,便容易放飞自我。

曹操得意忘形以至于大意失兖州,若非袁绍及时出兵救援,曹操恐怕要被吕布,以及25仔陈宫整死。

如果诸君看到的,只是袁绍帮扶曹操如此肤浅之事的话,说明诸君理解不够透彻…

这1系列事件证明:

面对困境时,千万不要沮丧懊恼,而是要保持前行的决心和勇气,因为只要是金子,便迟早会发光!

袁绍不是傻子,他为何要无缘无故帮扶曹操?

还不是因为曹操能力出众、抗压能力超强嘛!

深思1下:

汉末3国英雄辈出,最终成事的为何只有曹孙刘?

他们只是运气好?

呵呵。

无数真相,虽然隐藏于各种史书只言片语之中,但真相终究摆在那里,不离不弃。

曹孙刘3人,包括被大众日常嘲笑的孙十万在内,没有1个是靠运气成功的。

甚至可以说,他们所谓的运气,实则都是拿命拼出来的。

对这1点,始终跟随曹操的史涣便深以为然。

“卫将军所言极是!是以主母虽挽留2位少君近两月,然最终仍决定遣2少君随卫将军出征。仆恳请卫将军妥善照顾2少君。”

言罢,史涣站起身深深1揖。

赵旻忙不迭地扶起这名忠仆,宽慰其人道。

“公刘兄放心便是。对此番出征,旻有9成9把握。”

史涣脸上写满佩服,抱拳道:“卫将军自起兵以来,便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短短1年间,竟使天下初现1统之契机,仆心悦诚服。”

赵旻哑然失笑:“公刘兄谬赞也,旻既非雄才大略之曹公,又无慧眼如炬之明主,故决不可败也,否则旻将无立足之地。

何况,非旻用兵如神,实乃旻麾下能人众多也。”

赵旻吹捧曹操1番、史涣又拍了赵旻1番马屁后,后者便告辞。

“卫将军,仆见过妙才将军后,便须离去。待仆诸位主君孝期满后,或将叨扰卫将军。”

赵旻大喜:“公刘兄休要客气,若曹氏、夏侯氏诸位将军有意出仕,旻必倒履相迎也!”

平心而论,夏侯渊大概是诸曹、诸夏侯中综合能力最1般的那个…

尽管其人本传与乐进1样,堪称功劳簿。

赵旻已经问过董昭,夏侯惇这些年功绩如何…

总之,不问不知道,这1问便吓了赵旻1大跳。

此事下1章再交待。

送走史涣后,赵旻便着手安排起出征前最后的工作。

再有半月,赵旻便要与老娘、许都重臣、娇妻美妾天各1方。

然而在此之前…

赵旻不得不向老娘摊牌了。

【作者题外话】:夏侯惇的缺载情况极为严重。

其人本传自兖州平叛后(西历194-195年),便跳跃性地转入“太祖平河北”,即曹袁之战(200-207)。

时大旱,蝗虫起(指兖州之乱),惇乃断太寿水作陂,身自负土,率将士劝种稻,民赖其利。转领河南尹。太祖平河北,为大将军后拒。--《魏书9夏侯惇传》

考虑到盲夏侯是曹魏元勋,还参与了荥阳之战(190)等“奠基性质”的革命事业…那么建安元年(196)天子东迁、其后曹操东征西讨,皆为大事,夏侯惇绝对不可能不参与其中!

失载的原因,只有1个,就是不方便录入史书。

《夏侯惇传》的缺载问题,几乎是《魏书》中最严重的。

1个屡战屡败、还被绑票的独眼将军,靠着屯田1路“都督2十6军”,甚至成了曹魏“首任大将军”,根本是天方夜谭。

夏侯惇的军功记录,无疑遭到抹杀。

时代相近的司马炎,登基后曾公开感叹:“夏侯惇的功绩、可以百世流传”。

(晋武帝)诏曰:“惇,魏之元功,勋书竹帛。”--《晋阳秋》

如果按《惇传》所载、其功绩基本都是“典农”。

1个在军界打拼了3十年的老将,“负土做陂”能算功绩?

司马炎必定读过当时的1手史料,他口中的“功”,必指代“军功”。

因史料所限,云某只能略作猜测:

夏侯惇早期的军功,恐怕多与袁绍有关,故不好录入史书,而失载之数年,恐怕与其人“助战河北”有关。

对此,云某只能脑洞大开:

袁绍在建安元年至建安3年(196-198)中,1定曾多次调夏侯惇在河北对付公孙瓒、打黑山贼,甚至斗鲜卑和公孙度。

而且夏侯惇立功很可能极高!

苟哥赵旻好容易逮住吴巨这条巨鱼,1定会尽可能压榨其人价值。

曹孙刘3人的成功,与咱们现代成功人士1样,绝非偶然!

他们背后所付出的血泪及伤痛,都记录在史册之中,他们的故事,每1个都极为励志,甚至可以说是英雄史诗!

如果我们只看到其中的尔虞我诈、狗皮倒灶、血腥残忍、权术诡谋…

那就真的太肤浅了!

曹孙刘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