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还没问,自己面前这俊俏郎君姓甚名谁。
“不知郎君高姓大名?”
杨修微微躬身。
“某乃弘农杨德祖也,家父乃大汉太尉文先公。”
左贤王显然熟知大汉情况。
其人肃然起敬:“未意郎君竟出身名门,失敬!”
旋即其人又道:“既如此,德祖何故杀俺族人?”
杨修昂然道:“某本欲请贵部族人通禀大人,奈何贵部族人1言不合便动手,且顷刻间便聚集数千人,某等但为自保耳!
大人明鉴,某等仅千余铁骑,如非必要,何故自寻死路乎?”
反正已经死无对证,杨修可以信口胡诌。
关键是,杨修逻辑自洽。
左贤王抚须蹙眉,心中破口大骂那些不知死活的族人。
你等懂不懂欺软怕硬!
这部重骑衣甲齐备,你等为何如此不知好歹?
你等送死原也无妨,俺却如何是好?
杨修在心中编了半晌故事后,复又开口道。
“大人,卫将军令某等至此,1为试探大人态度,2为请大人向单于修书引荐。故而,是战是和,大人1言可决!”
杨修身后十余步的夏侯渊,这次总算学乖了。
其人就这么默默地看着杨修忽悠,同时时不时回头观察,自己若逃跑,最佳路线应选哪1条。
左贤王沉吟片刻后道:“卫将军而今在蒲子县?”
杨修颔首:“正是!卫将军率5万精锐重骑,正在蒲子县等候某等回报。”
此言1出,左贤王抚须的频率开始加快。
其人身畔哼哈2将之1,忍不住开口。
“这位郎君,卫将军既在蒲子县,又欲赴单于王帐议事,何不请其人至此面谈?”
说着,其人指向夏侯渊奔来的方向。
“俺族人今死伤枕藉,此事决不可就此作罢!”
左贤王眼睛1亮。
“此言甚是!此处乃单于王帐必经之路,俺便于此恭候卫将军大驾,卫将军如不给俺满意答复,俺绝不放行!”
杨修面露为难之色。
“大人,此番某等乃迫不得已也,还请大人高抬贵手!”
得了杨修送上的贴心台阶,左贤王抚须的频率大幅降低。
其人呵呵1笑:“如此,德祖,俺不为难你等。大汉蜀锦天下闻名,若卫将军愿奉万匹上等蜀锦,俺便放行如何?”
上等蜀锦,在5铢钱未玩坏之时,价抵数万钱,可换1匹骏马。
所以,显而易见,左贤王是在漫天要价。
杨修断然拒绝。
“不妥!大人乃敲诈也!”
左贤王摆摆手:“俺两千族人之性命,尚不值万匹蜀锦乎?德祖休要还价!”
杨彪咬咬牙:“千匹蜀锦!”
左贤王露出关爱智障之眼神。
“若如此,德祖休怪俺无情!”
杨修仰天长叹:“大人,3千匹蜀锦!否则某等宁愿战死!”
【作者题外话】:左贤王也好,呼厨泉也罢,这些南匈奴人,根本惹不起袁绍。
而且无论匈奴、鲜卑,还是羌人、乌桓,都是见利忘义之人。
这与他们的生存环境和文化有关。
这1章,咱们聊1聊休屠各匈奴。
屠各匈奴贵族刘渊建立了前赵。刘渊更是1手策划并主导了永嘉之乱…虽然其人没活到那时候。
近日看到云亦云、不深扒历史,所以忍不住为诸君科普1下真相。
屠各贵族出身的刘渊,自称匈奴单于之嫡脉,属于典型的自抬身价。
其人根本就不是匈奴单于世系,更不姓栾提。
刘渊出身南匈奴别种,也是(伪)汉政权的建立者。其族子刘曜继位后,改国号为赵,因此(伪)汉也被称作前赵或汉赵。汉赵后来攻灭西晋,正式开启了5胡十6国的序幕。
《晋书》记载刘渊是刘豹之子、于夫罗之孙。后世史家均沿袭此说。
于扶罗死,弟呼厨泉立,以于扶罗子(刘)豹为左贤王,即元海(刘渊字元海)之父也。--《刘元海载记》
直至清末,学者卢弼论及此事,仍称“于夫罗,前赵刘元海之祖”。
可见这种观点深入人心。
于夫罗,前赵刘元海之祖。元海为乱晋之首。--卢弼《3国志集解》引李贤注解
实际刘渊、刘豹、于夫罗3人之间的年龄差异极大,于夫罗死于东汉兴平2年(195),刘渊死于西晋永嘉4年(310),祖孙之间相差百岁以上,严重悖理常理,因此近现代学者对刘渊的出身世系多持怀疑态度。
唐长孺、陈勇等学者对此问题均有论述。
虽然《晋书》称于夫罗、刘豹、刘渊为祖孙,实际3人不仅年龄差异巨大,活跃时间亦不相同。
于夫罗是南单于羌渠之子,东汉中平5年(188)继单于位;之后长期参与军阀混战,死于兴平2年(195)。
单于于扶罗,立7年死,弟呼厨泉立。单于呼厨泉,兴平2年立。--《后汉书南匈奴传》
刘豹是匈奴左部都尉。
按《晋书》记载,匈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