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汉末雄风
  4. 第二十六章 红烛阑珊泪,恶计惹是非中
设置

第二十六章 红烛阑珊泪,恶计惹是非中(3 / 4)


表、袁绍联盟的马前卒。

(袁)绍与(公孙)瓒不和而南连刘表。其兄弟携2,舍近交远如此。--《魏书袁术传》

在此背景下,张绣所在的南阳,无疑处在进退维谷的局面。1旦曹操覆灭,袁绍南下便再无阻碍,下1个被吞并的必是张绣自己。

连吕布这种莽夫都懂得唇亡齿寒的道理(见《魏书吕布传》),张绣与贾诩自然也懂。

(吕)布曰:“不然。(袁)术若破(刘)备,则北连太山诸将,吾为在术围中,不得不救也。”--《魏书吕布传》

在此背景下,张绣首次降曹(197)的动机便不难理解,无非是求1条生路而已。

关键问题在于第2次降曹(199)。

官渡之战爆发时(199),袁曹双方同时招诱张绣,并“与贾诩结援”。

太祖拒袁绍于官渡,(袁)绍遣人招绣,并与(贾)诩书结援。--《魏书贾诩传》

按事后曹操与贾诩的对话来看,2人似乎早已达成私下协定。其幕后的交易条件,值得深思。

太祖见之(张绣),喜,执(贾)诩手曰:“使我信重于天下者,子也。”--《魏书贾诩传》

云某以为,最大的可能性,是钟繇将贾诩的家眷接回了许都。

除此之外,再无其他可能性。

袁绍必败?曹操必胜?

呵呵。

老谋深算如贾诩,恐怕无论如何也算不出曹操会赢官渡之战吧!

官渡之战爆发于建安4年(199)8月,张绣投降于同年(199)年底(具体月份记载不详)。毫无疑问,曹操的恐吓确实达到了理想的效果。

虽然《贾诩传》出于为传主避讳的需要,列举了诸多降曹的理由,并对此事进行了大量粉饰,但这些所谓的“建议”全出于事后附会,根本不具备分析价值。

比如贾诩信誓旦旦表示,张绣虽杀曹操子侄,但曹操必不计旧怨。实际情况,却是张绣在袁尚覆灭同年(207)即死去,落得个兔死狗烹的可悲下场。

(贾)诩曰:“夫有霸王之志者,固将释私怨(指曹昂之死),以明德于4海,其宜从3也。愿将军(指张绣)无疑。”--《魏书贾诩传》

按《魏略》记载,张绣是遭到曹丕逼杀,这当然离不开曹操的授意。可见贾诩所谓的“不计旧怨”,完全是信口雌黄、子虚乌有。

5官将(指曹丕)数因请会,发怒曰:“君杀吾兄,何忍持面视人邪!”(张)绣心不自安,乃自杀。--《魏略》

反过来看,降曹的行为虽然害死了张绣,但对贾诩还是很有益处的。其家属因此得到保全,没有遭到进1步迫害。

不过鉴于张绣见诛,贾诩也不得不从此低调过活,夹起尾巴做人。

(贾诩)惧见猜疑,阖门自守,退无私交,男女嫁娶,不结高门。--《魏书贾诩传》

在贾诩看来,这1家老小的性命都是捡回来的,能够低调平安过完1生,便属不易。

贾诩低调自守,得以善终,因此得到“天下智计者”的交口称赞。

男女嫁娶,不结高门,天下之论智计者归之。--《魏书贾诩传》

然而就实际情况来看,贾诩并非谦退之人,他在董卓、李傕麾下效力时,为虎作伥,助纣为虐,与“匡济汉室”的记载完全相悖。其政治立场是显而易见的。

这侧面佐证了《魏书》、《魏志》对贾诩的褒赞之辞,多是事后附会。毕竟贾诩的后人在西晋朝廷“多至大官”,陈寿修史,不能不考虑当朝的影响。

(贾诩)子(贾)穆嗣,历位郡守。穆薨,子(贾)模嗣。--《魏书贾诩传》

(贾)模,晋惠帝时为散骑常侍、护军将军。模子(贾)胤,胤弟(贾)龛,从弟(贾)疋,皆至大官,并显于晋也。--《魏晋世语》

至于贾诩两次劝说张绣降曹,表面上看是“算无遗策”,实际上却是“时势所迫”。毕竟全家老小都跟着段煨降了曹操,如果贾诩继续辅佐张绣和曹操做对,那其家属的下场也便可想而知。

贾诩在3国时代的真实风评,从孙权的相关记载中可以窥见1斑。

曹丕践祚后(220)封贾诩为太尉,孙权闻讯,嘲笑此举荒悖。因为3公是天下德操之士的代表,像贾诩这样“大节有亏”的污点人物出任3公,无异于政治车祸。

晋司徒阙,武帝问其人于(荀)勖。答曰:“3公具瞻所归,不可用非其人。昔魏文帝用贾诩为3公,孙权笑之。”--《荀勖别传》

用咱们后世的话来概括,孙权的反应是:呵呵。

不过无论如何,贾诩毕竟依靠其才华智术,全其宗族,保其身命,乃至名留史册。只可惜被劫掠的长安百姓以及被愚弄的故主张绣,沦为其发迹之路上的牺牲品。

陈寿在《魏书卷十》的赞语部分,将荀攸比作张良,将贾诩比作陈平,侧面反映出他对两位传主的不同态度。

荀攸、贾诩,庶乎算无遗策,经达权变,其(张)良、(陈)平之亚欤?--《魏书卷十》赞语

理由显而易见。张良与陈平虽然都以智计著称,张良的德行操守却高于陈平,借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