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汉末雄风
  4. 第八章 昔日亲友问,冰心在玉壶
设置

第八章 昔日亲友问,冰心在玉壶(3 / 4)


书先主传》

公孙瓒出身幽州辽西令支县;刘备出身幽州涿郡涿县,2人曾经在“州里名士”卢植门下求学。

卢植就是后世“范阳卢氏”的宗主,与清河崔、赵郡李、荥阳郑、太原王被合称北国5姓。

注:范阳即涿郡。

虽然卢植是涿郡人,但刘备的受业地点,却不在幽州涿郡,而在河南缑氏山,即洛阳东侧3十里处。

(刘备)年十5,母使行学,与同宗刘德然、辽西公孙瓒俱事故9江太守同郡卢植。--《蜀书先主传》

(公孙瓒)从涿郡卢植,学于缑氏山中,略见书传。--《后汉书公孙瓒传》

公孙瓒的履历中,有个非常重要的记载,即从卢植门下归来后,被举为辽西郡吏,累迁至涿令。

遣(公孙瓒)诣涿郡卢植读经。后复为郡吏……迁为涿令。--《魏书公孙瓒传》

涿令即涿县县令。而涿县恰好又是刘备老家。

按照“刘备兄事公孙瓒”的记载看,刘备在“乡里合徒众”时,其老家的父母官,正是自己的同门师兄公孙伯圭。

(刘备)交结豪侠,年少争附之。先主由是,得用合徒众。--《蜀书先主传》

先主于乡里(涿县)合徒众,而(关)羽与张飞为之御侮。--《蜀书关羽传》

这可以充分解释,为何刘备组建流民武装,勾结边地游商(苏双、张世平),招募亡命之徒(关羽、张飞),涿县的地方衙门却装聋作哑,坐视刘备坐大。

因为彼时涿县的1把手,正是公孙瓒。他充当了刘备发迹初期的保护伞。

公孙瓒出任涿令,在光和年间(178-184),从本传的行文线索便可推知。这与刘备在中平元年(184)参与讨伐黄巾的时间相吻合。

注:《魏书》记载公孙瓒出仕于熹平年间,误。《后汉书》、《资治通鉴》、《3国志集解》均作光和年间。

照此推断,刘备与公孙瓒在洛阳游学的时间,也并不很长。

这不难理解。

公孙瓒因为生母卑贱,长期不得发迹;刘备则是破落宗室,游学费用还得依靠同族长辈资助。

(公孙)瓒以母贱,遂为(辽西)郡小吏。--《后汉书公孙瓒传》

(刘)德然父(刘)元起,常资给先主,与德然等。--《蜀书先主传》

刘元起是刘备族叔,刘德然是其人族兄。

按照曹魏太尉蒋济所言,“洛中市买,1钱不足则不行”(见《魏略》),刘备与公孙瓒这对儿穷哥们儿,在帝都的物价水平下,恐怕也难免囊中羞涩。

虏校尉邹靖,是刘备早期的贵人之1,不过刘备在邹靖麾下并未发迹。

邹靖真正发挥作用,实际是在中平末年(189)刘备第2次返回洛阳时。这个问题在后文会详细谈到。

邹靖是武官,曾活跃于幽州地区,与公孙瓒有很紧密的联系。

按《魏书》记载,公孙瓒在迁为涿令之前,在辽东属国长史任上,便已经有了与边地胡人作战的记载。

(公孙瓒)卒逢鲜卑数百骑……(瓒)乃自持两刃矛,驰出冲贼。--《后汉书公孙瓒传》

此时的邹靖,与公孙瓒为同僚,还曾被公孙瓒救过性命。

(公孙)瓒与破虏校尉邹靖,俱追胡,(邹)靖为所围,(公孙)瓒回师奔救,胡即破散,解(邹)靖之围。--《太平御览》

换言之,在公孙瓒出任涿令之前(178-184),他便与邹靖有旧,还对邹靖有恩。

因此中平元年(184)黄巾之乱时,涿县草民刘备,可以以白丁身份“从校尉邹靖讨贼”,引荐者何人,也就显而易见了。

灵帝末,黄巾起,州郡各举义兵,先主率其属,从校尉邹靖,讨黄巾贼有功。--《蜀书先主传》

关于刘备“讨伐黄巾”之事,诸书记载有出入。

《先主传》与《华阳国志》称刘备在是凭借镇压黄巾的军功迁“安喜尉”,事在中平元年(184)。

中平元年,(刘备)从校尉邹靖,讨黄巾贼有功,除安喜尉。--《华阳国志刘先主志》

《典略》则称刘备是凭借镇压张纯之功迁“安喜尉”,事在中平4年(187)。

时张纯反叛,青州被诏,遣从事将兵讨(张)纯,过平原,子平荐(刘)备于从事……后以军功,为中山安喜尉。--《典略》

通过时间比对,不难发现鱼豢为是,陈寿为非。

理由很简单,张纯是中山太守,刘备任职的“安喜县”隶属中山国,可知是在镇压张纯之后才得以上任。

(中平4年)渔阳人张纯与同郡张举,举兵叛。--《后汉书灵帝纪》

中山太守张纯,叛入丘力居众中,自号弥天安定王,为3郡乌丸元帅,寇略青、徐、幽、冀4州。--《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

然而,刘备上任未久,便遭上官沙汰,怒鞭督邮之后,弃官亡命。

此事之根源,无需怀疑,与王芬之乱有极大关联!

《先主传》对此事件,有1条极为重要的线索,即“顷之,大将军何进遣都尉毌丘毅,诣丹杨募兵”。

(刘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