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别父皇后,刘枭也没闲着,再度回到了天下第一楼去了。
明天天下第一楼不仅要售卖红糖,还要正式开业。
芷柔也是忙的不可开交,刘枭到的时候,她还在后厨忙活。
之前酒楼的人也基本保留着,所以前厅的服务没什么需要升级的,只需要交给唐千峰打理就行了。
唯一需要升级的,就是菜品的口味。
“芷柔,东西都买齐了吗?”
刘枭来到后厨,就见芷柔正在打理新买来的佐料。
见刘枭前来,芷柔忙起身回道:“该买的东西都让春香买来了,就是东西市都没有你说的辣椒可买。我只能用芥末和茱萸(zhuyu)代替了。”
芷柔的丫鬟春香在旁战战兢兢,忙低头解释:“王爷,对不起,我找了几趟实在是没有找到辣椒这个东西。”
春香这几日也跟着芷柔跑前跑后,今早上小姐就让她亲自去西市买些东西,听闻是武王急需,春香也不敢怠慢,但跑遍东西两市都没找到武王说的辣椒。
自然有些害怕。
“没事,没有就没有吧。”刘枭微微一笑,也没怪罪。
他才想起来,辣椒本是舶来品,是在明朝末年才正式传入华夏,这个时代没有也不稀奇。
芷柔忙向刘枭介绍买来的这些食材佐料。
有生姜,大蒜,大葱,八角,桂皮,豆瓣酱,甚至还有花椒,以及动物油脂等等十几种佐料。
另外一盆内,放着黄色的芥末粉子,和一盆红色如圣女果般大小的果子,这东西就是茱萸。
刘枭检查了一下食材,点了点头道:“行,芥末和茱萸可勉强代替辣椒了。”
“王爷,辣椒是什么,为什么非要辣椒不可呢。”芷柔一直想问。
“是啊,您要这些东西干什么用啊?”春香也颇为不解。
王爷今天进店之后,就给了她一些单子,买些稀奇古怪的调料,生姜桂皮这些还习以为常,辣椒,花椒,草果,大葱,这完全让芷柔和春香匪夷所思。
刘枭微微一笑:“当然的做火锅!”
寒冷的冬天,谁能拒绝一顿火锅?
刘枭从穿越之初,就想着盘一家酒楼,开始搞火锅吃。
只不过时机并不成熟,且他一开始压根没闲情雅致弄这些。
现在好了,天下第一楼明天就要正式开张,思来想去,火锅必须马上上架才行。
这东西的香味,一般人是无法拒绝的。
“火锅?”芷柔瞪大美眸,不敢置信:“是要把锅子烧了吗?”
春香也是瞪大眼睛,不明白火锅是何意。
“一会儿你们就知道了。”
刘枭也没过多解释,当即扭头看向这些早已准备好了的厨子道:“诸位,你们现在就开始清洗这些食材,一会儿本王教你们炒制火锅底料,都动起来。”
后世想吃火锅,最方便的自然就是去火锅店。
但也有不少自己在家自制火锅的。
那也方便,只需要买些火锅底料,然后进行调味就行了。
可大乾不行啊。
火锅底料便是头等难事,里面掺杂着几十种佐料,别的不说,光是辣椒就是这个时代不具备的材料。
刘枭一度想要放弃。
但思来想去,想彻底打响天下第一楼的招牌,让大街小巷的老百姓都来吃饭,火锅才是最好的。
不说别的,底料被烧的滚烫之后,传出来的香味,足以传开一里路,没开始吃味蕾就受不了。
既然是新店开张,主打火锅自然是没毛病的。
而火锅的特点,就是辣。
这个时代的物质并不匮乏,但有些东西还真的确没有。
其他材料好找,但辣椒却不易,没办法刘枭只能暂时用芥末和茱萸代替。
芥末这东西听名字好像是外国传进来的东西,实际上并不是,华夏的老祖宗早就开始吃芥末了。
这东西并不神奇,而是芥菜弄成的粉末,其味道主打一个辛辣。
至于茱萸这东西,如今很少有人知道了,其实这东西在古代,绝对是调味界的畅销品。
唐代大诗人王维一首千古传唱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就提及过茱萸。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此诗前一句非常著名,而后一句便有关于茱萸的记载。
可见我国在唐代之时茱萸便是大家熟知的食材。
没别的,茱萸也是主打辛辣的佐料。
古代没有辣椒,很多时候都是用茱萸代替的。
大伙清洗食材之后,在刘枭的指示下开始炒制火锅底料。
“王爷,这十几种佐料,真的要放一起炒吗?”
后厨的厨师长名叫费长知,大家都叫他费大厨。
见王爷要将这十几种佐料放在一起炒,他有些担忧。
古时食材简单,很少有多种佐料一起煸炒的菜肴,一方面味道混淆不好吃,另一方面也是担心食物中毒。
麦芽糖粉中毒的事这才刚刚过去,大家还心有余悸,王爷便搞出这一种十几味佐料一起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