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何率军向北扫荡,进展得非常顺利。只是在离平壤较近的宣州发生了一场小规模的战争。
清军在宣州的守军不多,而且都是八旗军中的汉八旗。在经过半天的抵抗之后,便弃城而逃了。
然后,韦何再挥师向北,进入安州。
当韦何进入安州时,安州城已是一座空城。并且,据斥候传来的消息,铁山城的多铎也退兵了直接退到了鸭绿江以西的镇江城今辽宁省丹东市,等于是主动放弃了整个平安道。
正如之前王昊所预料的一样。
清军在四个月之内损失了十万兵力,相当于总兵力损失了三分之一。在这种情况下,清军不得不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收缩。
多尔衮与洪承畴等人经过仔细商量了一番之后,决定放弃平安道以保存实。
不过,却没有召回汉城的谭泰。
不仅不召回谭泰,还给谭泰补充了五千骑兵,使谭泰手下的骑兵人数恢复到一万。
这也是非常高明的做法。
因为多尔衮需要利用伪韩傀儡申景禛来牵制王昊的发展。在多尔衮看来,如果申景禛在朝鲜的内战中败亡,那么,有王昊支持的金尚宪肯定会势力大增,并进而统一整个朝鲜。
金尚宪是反抗满清的激进人士,由金尚宪统一朝鲜,将对满清非常不利。并且,朝鲜将会彻底变成东江军的后院。
这些都是多尔衮所不愿看到的结果,所以,多尔衮才在进行战略收缩的同时,依旧给谭泰增兵,使申景禛在谭泰的支持下,能够稳住朝鲜局势。
而在整个退兵过程中,多铎搬走了平安道所有城池的城防火炮。
甚至连床弩、擂石、滚木、拍杆等守城物资也全部搬走,搬不走的也一把火烧得干干净净。
除宣州和安州之外,铁山、定州、义州等地的城池内的房子也都被多铎放火烧掉。留给东江军的,就是一座座如同废墟般的空城。
韦何率军走陆路到达铁山城,然后,与曹变蛟合兵一处,继续向西北方向追赶多铎。
数天之后来到鸭绿江东岸的义州今朝鲜新义州市。然后,屯兵于义州城,并分兵四出,接收各处县城。
至此,整个平安道完全掌控在了东江军的手中。
附录图片:参考图片明末时期,朝鲜平安道及周边地区地图。
与此同时,移民的工作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
此前半年多的时间,登莱巡抚王自勉,一直在大力收拢流民。先是给流民施粥,后来,发了横财的王昊,干脆给流民吃干饭。
又得益于郑芝龙放出的谣言“登莱有粮,富如天堂”。于是,无粮就食的饥民纷纷前往登莱。
而登莱总兵王廷臣,则调动战船,将收拢到的流民不断地送往济州岛、长岛、鹿岛等海岛之上,以减轻登州的人口压力。
先是往济州岛上送了三十多万。
使得如今的济州岛上的汉人百姓数量,超过了朝鲜族百姓。
然后,又往长岛、鹿岛送了七十多万。当然,只是暂时安置在长岛和鹿岛。而现在王昊拿下了平安道之后,东江水师便全面动员,动用大量的水师战船,不停地往平安道送人。
除了送人,还得运送各种物资。
包括:粮食、农具、衣服、种子、锅碗瓢盆等等。七十万人的迁移和安置,这是一项很大的工程。
而且,由于现在已是二月中旬,王昊必须赶在四月份之前将这些人全部安顿好,这样才能勉强赶上今年的春耕和春播。
时间很紧张,需要运输的人口和物资很多。
其中的管理工作更是繁杂无比!
要一家一户地分田、分地、分房、分粮食、分男人,分女人,分农具无论如何是忙不过来的。
所以,只能暂时采用“集体屯田制”。
集体屯田制,就是前苏联的那种某某公社制。
这个运作起来比较简单:
按三百人为一村,给他们划一大块地方,统一配给粮食、工具、种子等等。安排村长和队长,给他们定下规则,让他们自己去折腾就行了。
然后,再十村为一乡,十乡为一县,十县为一州,十州为一府。
从登莱二州调了不少基层官员去管理,又高薪招聘了不少读书人参与其中。
而之前主动留在皮岛,愿与皮岛东江军共渡难关的那五千多百姓,也全部被分开安插为基层管理人员,担任村长、乡长等等。
还有一些东江军的伤残将士,也全都安排在官府任职,或担任队长、村长、乡长,或担任捕快、衙役、杂役等公职。
有了这些人在基层担任管理,便可以保证平安道百姓对王昊的忠诚。
君为舟,民为水。
有了这些百姓的忠诚和拥护,王昊以后就是这块地方的土皇帝。不论是明国、清国、朝鲜,都休想再撼动王昊在平安道的地位。
登州和莱州现在还是明朝的;皮岛只是一座小岛,济州岛虽大,也终究是一座大岛而已,而且离中原地区较远。
而平安道,却是一片陆地面积达五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只要将这里发展好了,便可以向南侵吞整个朝鲜半岛,并进一步灭掉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