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刺杀而中断的公开活动,陛下仍旧热爱鲁昂与诺曼底的人民,绝不会因为卑鄙的刺杀者而影响到对本地的观感,并且陛下希望市民们不要因为刺杀事件而心怀芥蒂,继续踊跃参加改日举办的活动。 和shen长一样,市民们对艾格隆的决定心惊胆战,但又暗暗钦佩于陛下的勇敢和气魄。 既然他都不怕,那平头百姓又有什么害怕的呢?于是罗马王的倡议很快就得到了热烈的反响,市民们又纷纷地重新开始涌上街头,收拾现场并且准备完成中断的庆典。 牺牲者们的斑斑血迹固然触目惊心,但是这惨痛的一幕很快就被抛到了脑后。 在这个人均寿命不到40岁的年代里,人们对生死的看法自然比后世要淡漠很多,更别提往前十几年还有残酷的战争,在一场庆典当中意外死几个人并不足以让人们动容。 在艾格隆的嘱咐下,刺杀事件的牺牲者们也得到了优厚的抚恤金,就连伤者也得到了妥善的对待,人们很快遗忘了恐惧,一切又都回到了正常。 当然,这一场风波绝不会就此轻易平息。 就像是水面上的涟漪和波纹一样,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个爆炸性的消息也在不断扩散,它最先传递到了首都巴黎当中。 留在杜伊勒里宫里的特蕾莎公主和塔列朗亲王,是最早收到消息的人。 当听到丈夫再度遭遇刺杀的消息时,本来就气血不足的特蕾莎差点晕了过去,好不容易才在晕眩当中恢复了镇定。 随后,在艾格隆的亲笔信当中她确认丈夫平安无事,这才惊魂初定。 忍住泪水之后,她把塔列朗亲王召到了自己的面前。 很显然,塔列朗亲王对这一场刺杀也是猝不及防,不过他这一生当中早已经见惯了大场面,当初拿破仑皇帝被刺杀他也是亲历者之一,所以他倒是很快就镇定了下来,然后还温言安慰特蕾莎。 “公主殿下,发生这种事诚然可恨,但人生总会出现各种意外的,陛下既然安然无恙那就说明他有着上帝的庇佑,我们不必为此过于担心。况且,您现在临盆在即,最好还是静养身体吧。” 虽然明知道对方是在安慰自己,但是这种云淡风轻的态度,自然也不可能让特蕾莎感到舒心。 说到底,特蕾莎心里清楚,塔列朗亲王和自己夫妇只是半路因为利益而勾结起来的“政治团伙”而已,彼此的利益并不完全一致。如果艾格隆真的出现什么闪失,这个老狐狸非但不会出于同情而辅佐自己孤儿寡母,反而肯定会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名义,又来一次翻云覆雨,把波拿巴家族再次卖出一个好价钱来。 毕竟对他来说,自己的荣华富贵才是最重要的,他没兴趣在波拿巴家族失去顶梁柱的时候再去帮助它去苦苦支撑国祚,还不如再度改换门庭。 不过,纵使对这一切都心知肚明,特蕾莎也没有发作,艾格隆还在信中特意叮嘱过她一定要镇定,不能乱了阵脚,所以即使她此刻无比盼望能够跑到丈夫身边,却只能按照理智行事。 “先生,您说得确实不错,我们绝对不能被这种卑鄙的行动所吓倒。陛下已经决定了,他绝不会因为这场刺杀而改变自己的行程,也绝不会改变对诺曼底人民的热爱,这些卑鄙的凶徒不管来自于何方,都绝对不会得到人民的支持。” 说完之后,特蕾莎将艾格隆命令shen长写下的声明书递给了塔列朗。“这是当地官员们发表的公开声明,请您尽快用政府公报将它通报全国。” 塔列朗亲王收过声明书之后立刻就明白过来了艾格隆的用意,于是他点了点头。“好的,殿下。我会尽快让全国各省的政府都声明表态的。” 对艾格隆和塔列朗亲王来说,地方官员们是否发自内心地忠诚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的“政治站位”是否积极,所以这一份声明就相当于公开测试,谁不在第一时间内表忠心、与任何反对派进行切割,谁就可以被秋后算账;反过来说,积极表态的地方官员们,也就等于自动划清界限了,就算是违心被迫的,他们也很难在政治上反悔。 塔列朗亲王毕竟是个聪明人,在看到这份声明书之后,他立刻拿出纸笔,自己写了一份声明书。以临时政府首脑的身份,公开谴责针对罗马王的袭击,宣称它不光损害了国家法律的威严,也给国家再来了新的动乱危险,以法律和秩序的名义,他将严厉谴责并且处置刺杀者;而在声明的最后,他感谢了全能的上帝,庇佑了罗马王陛下,庇佑了整个民族。 之前虽然人人都知道他很快要扶罗马王上位成皇帝,但是现在他就等于借机公开表达了对波拿巴家族的忠诚,而这也就等于“大政奉还”进入倒计时了。 特蕾莎看完了这一份草拟的声明书,然后默默地点了点头,塔列朗的回应算是在自己夫妇这里过关了,接下来就等着看各地的反馈了——不过她相信,在这种全国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