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而绝嗣,王冠的归属权将直接转移到旁支奥尔良家族的头上;如果她生下的是一个遗腹子,那么波旁王家就有望延续下去。
于是,在万众瞩目之下,几个月后,卡洛琳生下了儿子亨利,波旁王室终于得到了梦寐以求的继承人,也就是说,她成了未来波旁家族继承人的生母
面对这个结果,许多人松了口气;而翘首以盼的奥尔良家族,也彻底对“和平得到王位”绝了望,决心用武力手段来篡夺王位。
谁又能够想到,在十年之后,居然会出现那么戏剧性的结果——波旁和奥尔良两个王族两败俱伤,而波拿巴家族却东山再起,一把抢过了这个国家的宝座。 自从1830年的动乱之后,查理十世国王的全家人都被“礼送出境”,成为了流亡者。年迈国王去了英国避难,他已经被折磨得心力交瘁,而他的后辈们却根本不甘心于家族失去王位,自然也一直在图谋反攻倒算。
而法国境内的那些铁杆的保王党分子,自然也都在暗中热切地盼望着他们的主子回来,带领他们再一次对法兰西进行彻底清算。
艾格隆和特蕾莎在戴上皇冠的那一天起,就知道失去了王冠的波旁王室绝对不会善罢甘休,但是特蕾莎没有想到,他们的耐心这么差,居然这么快就开始跑回国内来了。
如果是局外人,那么特蕾莎对这位贝里公爵夫人并不会有什么意见,甚至她会敬佩这位敢于以身犯险、为自己的儿子来谋取王位的母亲。
她毕竟也是一位皇室的公主,在感情上,肯定也会同情一位两西西里王国的公主。
可是,她注定不是一个局外人,恰恰相反,她因为自己的婚姻,站在了波旁王室的对立面——她的丈夫,她的儿子,都是波拿巴,她绝不会容忍任何人觊觎这个家族的祖业。
所以,她对贝里公爵夫人的同情和敬佩仅仅只持续了几秒钟,转瞬之间就变成了冷酷无情的态度。
不过,她毕竟见过大世面,所以即使在这个时候,她仍旧面沉如水,没有显露出丝毫紧张来。
“那么,就两位的判断,现在的局面有多严重?旺代会不会又发生一次大叛乱?”
塔列朗亲王和苏尔特元帅又对视了一眼,而这一次,仍旧是苏尔特元帅主动开口回答。
“虽然因为消息传递的缘故,我们还无法完全掌握当地的情况,但是我认为,情况并不会如同当年那般严重。当年的腥风血雨虽然是一场悲剧,但是它也是足够强烈的教训,告诉了那些旺代人与国家对抗的下场……而且,我在入主陆军部的时候,早就对布列塔尼、旺代等等有可能爆发保王党叛乱的地方做了精密部署,各处重要的据点都有驻军,而且是由我的亲信来亲自领兵,他们是绝对不会姑息任何叛乱分子的——而这些部署,势必会对任何蠢蠢欲动的叛乱分子产生足够的威慑。”
顿了顿之后,元帅的声音里又多了几分凛冽的杀气,“当然,如果他们真的那样冥顽不灵,非要站在波旁王室的一边,那么我们也只好用子弹和鲜血来再给他们一个教训了。国家绝不容许这种叛乱再度发生。”
随着元帅的几句话,整个房间顿时变得杀气腾腾,显然,为了保住波拿巴家族的江山,顺便保住自己现在的权位(这才是主要目的),苏尔特元帅也不惜一切代价。
“皇后陛下,请放宽心吧,不会有什么大叛乱的。”这时候,一直似乎在闭幕眼神的塔列朗亲王,也悠然开口了,“旺代人当时打着波旁王室的旗号叛乱,并非是因为他们多么热爱王室,只是因为他们想要反抗共和国的横征暴敛和强制征兵而已,而陛下登基之后,一直都在施行仁政,并且还多次试图弥合国内的积怨,奖励实业鼓励生产……他的这些努力,哪怕是边鄙乡民,肯定也能够看在眼里,我确信他们不会冒着失去身家性命的风险,单纯就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国王’就举起枪来,和帝国对抗……而且正如元帅阁下说的那样,就算他们真的那么做,我们也可以轻易碾碎他们。”
特蕾莎沉默不语,静静地分析着两位重臣的话,借此来分析局势。
从这两个人的表态来看,第一情况并没有特别糟糕,第二他们坚定站在帝国和皇室这边。
而这又给了她巨大的安心感。
她这时候痛切地感受到,为什么丈夫那么注意要拉拢这两位元老重臣站在自己一边,哪怕一上台的时候选择“半放权”也要笼络住他们。
他们确实太有用了,他们的关系网,他们的经验,还有他们那无情的魄力,在自己这一边的时候,受用无穷;反之在对立面的时候,连拿破仑皇帝都会头疼。
波旁王家的叛乱,不足为惧,因为他们两个都在之前波旁复辟王朝当中郁郁不得志,他们不可能“跳船”,而是会尽心尽力地辅佐自家。
既然如此,那确实也没有什么需要担心的了。
“我明白了……谢谢两位的指点。”于是,她轻轻地点了点头,然后快速地抛出了自己的结论。“自从我和陛下登基之后,我们一直秉持着和解的态度,对波旁王室和它的支持者们宽大为怀,可是这种宽大,却被某些别有用心之徒视作了软弱可欺!这令人难以忍受。所以,对贝里公爵夫人,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