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改革方案的奏本已经递上去两日,按道理来说,以太子朱标的办公效率,应该早就审完便是。
孔捷也没有多想,就当太子还在仔细斟酌。
这两天的时间,孔捷倒是跟左侍郎王轩的关系好了不少。
虽然王侍郎有时还是有点傲娇,但孔捷知道,二人已经成为了朋友。
当孔捷问起王侍郎是如何把方案做的如此具象时,王侍郎也是大方的告诉了他:“做任何有可能涉及天下的事,都要先站在百姓的角度看待问题,而不能把自己当成一名官吏。”
这句话,让孔捷受益匪浅。
但孔捷此刻最想做的事情,就是逃离吏部!
至于为什么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这两天,吏部尚书詹微开始上班了!
孔捷对于这位吏部尚书的评价只有三个字:资本家!
这位尚书大人一回来,整个吏部就开始忙碌了起来,甚至要比吏部刚刚接手科举改革一事时更加忙碌,以至于孔捷这个不属于吏部的局外人,工作也被安排的满满的。
如此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下,使得王侍郎这个公认的工作狂今日也撑不住而休沐了。
孔捷要做的工作其实很简单,复核并更新应天府内大小官员的官职和住址等重要信息,因为这关乎到官员升迁等重要的事情。
应天府大大小小的官员加起来少说有上万人,这还不算周围的边镇等。
如果此时孔捷的手中有一台计算机,那么这点工作任务甚至用不上半天就能完成。
可孔捷现在身处明朝!
别说计算机了,连电都没的。。。
于是乎,孔捷的工作任务就是用最朴素而原始的办法,一张一张的手动找出旧的官员资料,再根据吏部编年录上的内容对资料进行翻新。
弄的孔捷这两天都是头昏脑胀,两眼昏花,腰酸背痛等一系列杂症。
王侍郎在时还好,他总能精确的找到编年录中每个官员的大小事纪,而且只需要孔捷念个名字就好。
在如同流水账般的工作中,孔捷也打听到了一个消息:王侍郎并不是休沐,而是请假!
据吏部的一位郎中说,除非生病或者家中有变故,王侍郎很少请假或者休沐,是个不折不扣的工作狂。
孔捷也打算今日下班后去王侍郎家中探望一下,顺便邀请他在明日朝会上一起上奏科举改革一事。
但从吏部回到府上后,孔捷的身体就如同被榨干了一般,别说出门行走了,就是吃饭都没吃几口,赶忙回房歇息了。
翌日,早朝前
孔捷也是终于穿上了自己朝思暮想的朝服。
明代文武官员的朝服几乎都是统一标准,梁冠,赤罗衣,以及赤白二色的绢带,佩绶等。
官员的等级高低由梁冠上的梁数区分各级官员品味的高低。
一品官员七梁,二品六梁,以此类推。。
早朝之前,蓝玉本欲邀请孔捷与自己一同上朝,但当蓝玉去寻他时,发现孔捷早已不在府上。
孔捷此举并非有意,而是一大早孔捷就来到了王侍郎家的大门前,想与他一同上朝,并顺道讨论进谏科举改革一事。
但王府的府门紧闭,孔捷敲门也无人应答,于是孔捷只好作罢。
入朝的路上,孔捷不知怎的,心里莫名其妙的出现了一种不好的预感,但这种不好的预感来源于什么地方,孔捷却不知道。
“也许是工作太过劳累了吧,万恶的资本家!”
在心里狠狠的diss了一下那位“人面兽心”的吏部尚书詹微,孔捷的心情稍微有些舒缓。
朝堂之上,孔捷看着早已人山人海的朝堂,努力的眺望着,试图找到左侍郎王轩的身影,却没有找到。
但他却看到了许多熟悉的身影,比如老演员宋国公冯胜,自己的姐夫凉国公蓝玉。。。
还真别说,身着朝服的蓝玉从外表上看似乎还没有身旁的冯胜一半粗壮,若不是看到他一脸的碎胡子,别人还真有可能把他当成一个文官!
在文武百官的嘈杂声中,太子朱标缓缓步入殿中,在与孔捷临近之时,朱标一脸整肃的看向孔捷,留下了一个孔捷意味深长的眼神。
就这一个眼神,孔捷便知道,今天的朝会,有麻烦了!
“哼!哼!”
两声充满威严的肃声从前殿传来,这位洪武大帝也一改那日饭间的稍有慵懒的常态,健步如飞的走到了大堂之上。
随着宦官的一声:“上~朝~”
文武百官相继叩首,朝拜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元璋背着手,淡淡的扫视了一圈文武百官,而后缓缓坐到了龙椅上,严肃道:“平身!”
“谢陛下!”
洪武年间,朝会时若百官有事启奏,是有一定的规则顺序的。
先兵事,再灾情,最后再启奏其他事情。
朱元璋微微低着头,把玩着手中的玉如意,眉头却紧皱起来,懂事的大臣立马就看出朱元璋心有怒意。
有些大臣上朝前本欲开口,但见朱元璋此时的神情,便有些退缩,都不敢在这个节骨眼上点燃这第一把火。
兵部尚书何进率